但他并不敢发牢骚,他想了尘大师如此要求也许另有他意,于是再次躬身抱拳,“但听大师吩咐。”
了尘大师微微一笑,率先向外走去,安羽凡只得紧随其后。
两人在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缓缓走着,了尘忽而抬头看看朝云,忽而看看那轮红日,又忽而看看广场两侧的青葱山岭。
在初升红日的照耀下,整个寺庙以及寺庙外的山川大地都像是被铺上了一层红锦,整个世界幽静中不失温煦,清澹中又不失逸雅。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了尘大师忽然又感慨一句,而后面向安羽凡道:“晨夕之易,倏忽而已,人生之辛,旷日引久。安施主且看这晨曦初现,朝霞如染,而眨眼间又会夕阳迟暮,悲风萧瑟。”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又道:“而人之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兴盛到灭亡,从欢喜到悲伤,很多事我们都难以预料,很多变化亦无迹可寻,但因果其实早已经种下,或是昨世,或是今生。”
安羽凡望着满寺霞光如抹,满山朝气蓬勃,胸中本来气冲志定,斗志昂扬,想着很快就能为父母报仇。但听他一席话后,他心中却又莫名生出一丝悲凉之感,他又想到了父母的死,想到了山云,想到了秋莹儿,想到了曾经种种的遗憾。
了尘大师见他心绪有些迷离,接着又道:“无论兴亡悲欢,你所看到的一切,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因果。我佛有言,天理循环,因果报应,因随不同的缘,产生不同的果;果产生命运,命运又产生因果。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
说到这里,安羽凡已大致猜到了尘大师邀他前来的原因。但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他又岂会因为他的几句禅理而打消怒气呢。
于是他委婉道:“大师佛口圣心,自然入妙,晚辈甚为钦佩。然兴亡悲欢既是因果,又何须佛衣百纳。如果纳是果,那么晚辈又何尝不是在纳。所以晚辈想不明白,还请大师原谅晚辈疏慵愚钝,难以证悟缘水禅心。”
了尘大师微微一笑,“安施主慧心灵性,又何须过谦。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但做起功夫来,初参有初参的难易,老参有老参的难易。所谓证悟,即是见道之心,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或在须臾,或在千秋。所以安施主不甚明白也在情理之中。然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不然万事空劳,徒留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