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有人,但餐桌上,已经摆了七八个做好的餐品,用小炉煨着保温。
许是张妈以为两个人要过三十,所以都是些南北方最常见的“大菜”。
酱猪肘、焖牛肉、八宝饭、桃胶羹,当然还少不了徐荼爱吃的年糕和徐又焉惯常吃的饺子。
跟今天中午崇岛的那一顿大餐相比,朴实无华却又带着家的味道。
徐荼自从搬去孙载怡那里,又从京市折腾回来,算下来,离开融园也差不多大半个月的时间。
家里倒是没有什么变化,看起来徐又焉来住的也并不多。
她走之前留在落地窗前的边几上的蜡烛还在,没有燃烧和移动的痕迹。
徐荼也不扭捏,这个年总要过到初五才回京,接下来还有数天,她把行李箱扔进了房间里,换了衣服,再出来就已经临近五点。
说好的午饭变成晚饭。
徐又焉进了趟书房,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徐荼先是把电视打开,调到了热热闹闹的中央台。
虽说年味淡,人也少,但春晚像是最奇怪的仪式感,总不会让人缺了。
她以前在赫尔辛基,每年的三十,也会开着网络转播,自己窝在家里包饺子。
末寨是不吃饺子的。
南方爱吃糕,过年也多是跟糕类相关,她是去到京市才知道,原来北方人对饺子的偏爱是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节点去吃的。
可后来她竟然也习惯了这种面包菜的做法,只不过还是吃不惯韭菜,多是最简单的黄瓜萝卜素馅料。
电视里在播着春晚后台的采访。
红彤彤的一片,不少她叫不上名字的年轻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