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看破不说破,此乃为臣之道

李翊啧啧两声,竟然笑了,只是带着几分寒意。

“汝死期将至,尚不自知啊。”

王垕如遭雷击,被这话吓得肝胆俱裂,连连叩首。

“大人何出此言?”

“小人愚昧无知,求大人为王垕指点迷津。”

李翊这时候才想起来,王垕不就是被曹操那个“欲借汝人头一用,以安众心”的那位吗?

还流传出了一句千古名言——

“汝死后,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这项权谋的原理就是,军中粮食不够,曹操便让王垕少分粮食。

导致了军中士兵不满,纷纷怨恨曹操。

曹操便甩锅到王垕身上,说是他贪污军粮,于是当众斩首。

士兵们信以为真,觉得曹操是真心待他们好,于是个个奋勇作战,攻破了城池。

这道计策不可不谓毒辣,成功地转移了矛盾。

与李翊的妙算人心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曹公欲借汝人头安抚众心,汝岂不是死期将至吗?”

王垕听罢,顿时汗流浃背,如坐针毡。

难怪方才他一直觉得忐忑不安,原来果然是有陷进在这里面。

“我……我我是主公的心腹官员,跟随主公多年,主公怎会害我?”

尽管心中已经信了七七八八,可王垕仍是不敢承认这个事实。

如果曹操真的要安抚众心,为什么就不能选个别的替死鬼,非要选他这位跟随多年的老臣呢?

“正因为你是跟随主公多年的心腹之人,所以才要杀你。”

“啊?”

王垕更加疑惑,这是什么逻辑?

越是忠心的越要杀?

“因为这样你的死才有价值,才能够服众。”

李翊一语道破真相。

说白了,

如果曹操安抚众心选的是个官小儿的,或者说是跟自己关系不够好的。

那杀了根本不痛不痒。

相反,

如果是一个跟随自己多年,忠心又有能力的,杀了才更加能够使众人信服。

王垕听罢,磕头如捣蒜:

“先生救我!先生救我!先生救救我……”

这样死的实在太过憋屈,王垕根本接受不了。

“汝先起来吧,我自有法子救你。”

李翊为何要救王垕?

第一,

曹操也是人,他杀王垕不是没有愧疚的。

“汝妻子吾养之”虽然经常被拿来玩梗,但的的确确是曹操对王垕的补偿。

所以曹操在杀王垕时,说话也是尽量简洁。

一句“欲借汝人头一用,以安众心”就完事了。

尽可能地让他死得体面一点。

说到底,杀王垕也是曹操的万般无奈之举。

官大能力强的,曹操肯定舍不得。

官小的又不能服众,所以只能折中选择王垕。

第二,

李翊在尽可能地拉拢曹营众人,王垕虽然官职微小,但却是曹操的心腹。

而且他临死之时,仍然保持了对曹操的忠心。

一句:“曹公保重,王垕告辞!”

体现了他的责任感。

因为他也明白,自己不死,曹操无法激发出士兵的战斗力。

这也符合李翊用人的标准,人品第一,能力其次。

光凭这两点,便值得李翊救他一命,将他拉拢到自己身边来。

“你现在仍旧按照主公吩咐的那样,以小斛分粮。”

“我带着粮食去面见主公,主公自然撤回命令。”

自己撤和曹操主动撤是有本质区别的。

王垕幡然醒悟,向李翊叩首道:

“先生的救命之恩,王垕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