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元直投许

汉阙三国梦 一吃就胖 1719 字 3个月前

周瑜本在陆口练兵,刘琮降曹,周瑜当然也收到了消息。他知道事关重大,不等孙权来召就已经上路赶往京口。因此孙权的调令还没出城,就在城门口被周瑜堵住。

周瑜领了调令,自回府邸休息。孔明与吴侯定好了盟约,也打算返回江夏向刘备复命。临走之前,约了哥哥诸葛瑾来日拜会,见个面再走。

当夜,吴侯孙权便将诸葛瑾召至侯府,问道:“令弟有王佐之才,何必大材小用,去为刘备效力?子瑜不如劝其留在京口,一则东吴得一贤才,二则公兄弟可以相聚,岂非两便?”

诸葛瑾心说不带你这么夸人的啊,你这是夸我弟呢还是骂我呢?意思就我不是王佐之才呗?却表现的一脸平静,回道:“忠臣不仕二主,烈女不嫁二夫。舍弟既已追随左将军,便断不会投效他人。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望主公勿相为难。”

孙权听罢,叹了口气:“子瑜真诚实君子,得卿相助,吾之福也。既如此,吾略备薄礼,烦卿转交令弟,表我联盟之意。”

诸葛瑾道一声“诺”,回家去了。

次日早会,文武来到大堂,见周瑜早早立于堂前,众人一阵议论。文官们纷纷去看张昭,不知道周瑜来京口何意。张昭也不知道啊,只好频频摇头示意。

武将们听了好几天的投降言论,憋着一肚子气,见都督来了,找到了主心骨,兴奋得个个眼冒绿光。周瑜还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脸上挂着招牌似的微笑,看见谁都跟人打招呼,一点架子也没有。

少时,孙权转出堂前,就坐于帅位。向周瑜点头示意,问道:“公瑾远来辛苦,曹军大兵压境,日前修书恐吓。子布等劝吾降曹,吾左右为难,特请卿来为我一决。”

周瑜闻言,先不表态,向孙权鞠躬施礼,问道:“曹操之书可在?瑜乞一观。”

从人过来,把那封信交给周瑜,周瑜看罢,笑道:“曹操欺我东吴无人耶?”

说罢,将书信还给孙权,转身去问张昭:“子布先生主张降曹,不知有何理由?”

张昭见周瑜发问,便将前日投降的理由又讲了一遍,无非还是什么逆旨啦、兵力悬殊啦、失去天险啦之类。

周瑜也不插话,等张昭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才向孙权进言:“子布所言,乃书生之见,主公若依之,平白断送了父兄基业,有何面目见破虏将军与伯符于地下?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主公据有六郡,兵精粮足,操不来,吾等尚要北进许都,解救天子,况其自来送死乎?操此来,数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超、韩遂为其后患,此一忌也;时至隆冬,人无粮食、马无蒿草,此二忌也;曹军皆北人,不习水战,此三忌也;远涉江湖,不习水土,易生疾病,此四忌也。曹军有此四忌,虽众亦不堪一击。瑜不才,请得数万精兵,愿为主公破之。”

周瑜这一番论述振聋发聩、掷地有声,把那一排听腻了曹操不可战胜论的武将听得热血沸腾,一个个挺身而出,向孙权请命:“吾等愿随都督出战,与曹贼决死!”

周瑜的表态可与其他人不同,作为东吴最高军事长官,他的意见就是军队的意见。张昭等人虽不完全认同,却也只能三缄其口,不再争辩。

孙权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啪的一声拍案而起,抽出佩剑将桌案一角砍断,沉声道:“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今数雄已灭,独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敢有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

说罢,取下佩剑,就拜周瑜为总指挥,领水师三万,西进迎敌。周瑜令了剑印,转身喝令众文武:“今领主公剑印,领军讨贼。大战在即,非常之时,一切依军法七禁令五十四斩,违者严惩,诸君勿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