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浅议军制

汉阙三国梦 一吃就胖 2483 字 3个月前

就朴素的情感而言,一向奉行以人为本的刘备很赞同儿子的观点。但黄忠提出的反例他确实也反驳不了,只好瞪着眼睛去看刘禅如何做答。

刘禅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应道:“黄老将军问的不错,然而这并不矛盾。所谓春秋无义战,七雄相持二百余年,征伐不断,百姓不堪其苦。孟子述之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彼时最大的民心为何?是终结战乱,还天下以太平!对民众而言,无论是秦亦或六国,谁能够结束乱局、恢复民生,谁即为正统。嬴政继六世余烈,而东方诸侯兀自颓废,战而定天下者,势也。二世亡秦,实乃不恤民力之过。穷奢极侈、苛政暴刑、尽失民心,乃至陈胜吴广揭竿一击,而天下咸从。此非正应其理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黄巾之乱,百万饥民朝不保夕。舍命追随张角者,不得已耳。张角因势而起,然并无安民之术,乃携众四处掳掠。受迫害者,亦民众也。此等所为实匪徒耳,绝非顺天应人之举。故州县募兵以自保、诸侯合军而讨伐,朝廷之征、从者云集。反观张角,人心离散、得过且过,焉有不败之理?”

“曹操取徐州,屡次屠城,尽失民心。然徐州终为操所得,此又作何解?”见刘禅轻松化解了自己的质疑,黄忠还不死心,继续举例反驳。不过举的这个例子正戳中左将军痛处,刘备的面色瞬间凝固。

刘禅见状,怕老爹恼了黄忠,不假思索立刻反驳:“若非曹操屠城,新野十万百姓岂肯抛家舍业,一路随父亲南下江陵?若非父亲不离不弃、与民同败,荆州军民又岂能决意追随,与曹军赤壁一战?荆南四郡怎得传檄而定?操一统北方,靠的是屯军民、蓄耕植、实仓廪,使流民安定、百姓足食,岂为屠城之功?”

一番话非但回答了黄忠的问题,还帮左将军找回了颜面。黄忠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接着又问:“诚如是,如练兵何?”

儿子帮自己找回了面子,刘备神情轻松了许多,笑眯眯去看刘禅。

刘禅道:“将军之问,乃中要害。这其实是方才所说的第二个问题了。正义性是确保胜利的根本,但却无法直接转化为胜利。战场上的成败,依靠的还是物质、力量、智慧和意志的较量。一支合格的军队,首先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军队靠什么战?靠严密的组织、坚强的纪律、严格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充足的保障。所谓练兵,就是要全方位地锻练这些能力,使官兵在思想上敢战、在技术上会战、在保障上能战。”

“无论训练还是作战,核心依然要落在人上。人是胜负的决定因素,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以整训为例,首先应制定一套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法规,用以规范官兵的一切言行。从衣食住行到站卧坐走,一切都要规范化。有了规范,还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赏功罚罪,汰弱留强。”

“训练,应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标准和训练计划,让每个官兵都能通过训练熟悉作战技能。如负重行军、障碍通过、格斗技巧等等,不一而足。具体兵种还应另有专业要求:盾牌手,需考核持盾行进速度以及阵列抗击能力;弓弩手,考核各种环境下的命中率;骑手,考核控骑、奔袭与冲阵能力。”

“最后才是前面提到的演习。演习的目的是以实战的标准去检验训练成果,再针对发现的问题改进训练内容,如此循环,方能练出一支铁军。”

这一番长篇大论,格局远在虎豹骑的实兵对抗之上。谈到具体的训练措施,刘备的眼睛亮了。比起空泛的概念,这种具像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

“公子,这衣食住行如何规范?于战场何益?”黄忠又不理解了,感觉小公子有些想当然。

“衣食住行可不是小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乃有冠绝天下的赵国铁骑。胜利永远属于进取者,固步自封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军队作为一个整体,须强调统一和服从,统一着装、统一言行、统一思想。统一的目的,是使军人时刻保持团队精神,从日常行为的潜移默化中,养成合作与服从的习惯。习惯成为自然,这样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

自秦以来,军队建设便逐步完善。着装、武器早已实现制式化。但说对言行举止和思想进行统一,这观念确是闻所未闻。

刘备越听越觉新鲜,忽然有了感觉。

“不行!”刘玄德大嚷一声,顾不上被惊着的刘禅和黄忠,自言自语道:“这等大事只我们三个探讨怎可?来人,速请二位军师与翼德、文长两位将军过府,有要事商议。”

门外侍从答应一声,去请人了。刘备回过头看看儿子与黄忠,有些迫不及待:“此等大事,还是多些人商议才好。咱们挪去前厅,等人来齐了,禅儿将方才所言再讲一遍,大家一起参详。”

三人于是往前厅落座。刘备令人安排坐席茶水,再多搬几个炭炉来给房间加温。刘禅依言坐好,有一句没一句听着老爹和老黄闲聊军事,心里则默默组织语言,免得等下卡壳。

约莫两刻钟,诸葛亮、庞统、张飞、魏延先后到齐。众人不知何事,向刘备行过礼,孔明问:“主公,有何军情?”

“来,坐,坐下说。”刘备亲自起身,招呼几人落座,他自己等不及坐下,就让刘禅把那一篇治军大论从头再讲一遍。

刘禅只得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