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阜自请为使,先行去见了张鲁的心腹杨松。
“你我虽然同姓杨,一个是汉阳人,一个是汉中人,井水不犯河水,为何来此相见?”杨松摸着短须轻笑道。
“这次,我是奉了靖难安民大元帅的命令,前来送一份大礼给先生的。”
“哦,原来阁下已经做了大帅府的门下客,你家大帅虽然号称靖难安民,不过心中想着什么,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番着你送礼与我,怕不是担心我家师君出兵围剿他?”
“君子论行不论心,大帅志向之大,你我又怎么能猜的清呢?不过我能看到的,就是大帅入嵩山,则一县百姓安;大帅入关中,则百县百姓安。
至于担心你家师君出兵,我家大帅确实有些担心,只不过担心的不是失败,而是担心枉造杀戮。
汉中百姓无辜,岂能为一势利之徒有所损伤呢?先生世居汉中,乃是汉中大族,想必也不愿看到家乡子弟遭受战乱,流离失所吧?”
听到杨阜这些话,杨松只是抚须,不语。
杨阜知道杨松生性贪婪,这样的人最好说服,于是便赶紧提及送礼的事。
“汉中富庶,多有存粮,我家大帅每年欲在汉中采购粮草五十万石,价格高出市面三成,这笔生意,可以交给先生来周旋。”
东汉寻常年间粮食一石约在百钱,战乱灾荒之地价格可能在十倍百倍,汉中虽然平静许多,此时价格也在三百钱。
杨松一琢磨,这笔生意资金至少上亿,自己拿三成,那就是几千万。而且,张鲁
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