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刘体纯:忠勇无悔的抗清之路

刘体纯,生年不详,卒于康熙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664年1月20日),是陕西延安人。早年,他加入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并因其英勇表现获得了“二只虎”的绰号。刘体纯的早期经历与中国历史上那段动荡的岁月紧密相连。

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李自成等部起义军在甘肃临洮一带遭遇连续失利后,李自成带领三百余人由马坞山中奔往礼县、西和,而刘体纯与李过则率领一千余人经岷州前往阳平关、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并在汉中与李自成会合。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对军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设立了五营制度。在这个新体系中,刘体纯被任命为右营的果毅将军,成为大顺政权中的一名重要将领。同年九月,起义军在河南邦县、汝州地区击败了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所统率的官军主力,这标志着起义军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李自成决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分兵两路夺取陕西。一路由李自成本人和刘宗敏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进攻潼关,进入陕西;另一路由右营主将制将军袁宗第、果毅将军刘体纯、白鸠鹤、威武将军蓝应诚率领十万兵马作为偏师,从河南南阳进攻陕西商洛地区。

十月中旬,李自成所统率的主力部队率先攻入西安;而由袁宗第、刘体纯等率领的右营部队也成功攻克了商州、洛南等地,并与主力部队在西安会师。

崇祯十七年(1644年)旧历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刘体纯被封为光山伯,成为了大顺政权的重要成员之一。刘体纯在大顺政权中担任要职,参与了诸多重要军事行动,成为了李自成的重要助手之一。

二、攻入陕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李自成在潼关战役中遭受失败,被迫率领西安地区的大顺军主力经河南转入湖北,形成了南撤的东路军。与此同时,李过、高一功所统率的陕北等地的大顺军则经由汉中进入四川,顺江东下进入湖北,成为西路军。刘体纯当时就在李自成直接指挥的东路军之中。

同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境内牺牲,导致东路大顺军陷入了严重的混乱状态。在随后的七八月间,东路军中的各部将领都与清朝湖广等地总督佟养和派出的招降使者进行了接触。不久之后,李过、高一功率领的西路大顺军到达了湖北荆州地区,刘体纯与袁宗第、刘芳亮、田见秀、吴汝义、张鼐、党守素、蔺养成等人结盟,决心共同反清,并与李过、高一功合营。然而,不久之后,联盟内部出现了分化,田见秀、吴汝义、张鼐选择投降清朝,刘体纯和袁宗第也与李过、高一功分道扬镳。

在这年十一月十五日,刘体纯率领数万名士卒由荆州出发,进攻襄阳、承天(今湖北钟祥)等地。十二月十八日,刘体纯的部队攻克了樊城,并于次日进攻襄阳。但由于清军廊襄总兵王光恩的顽强抵抗,未能攻克襄阳。刘体纯随即率部北上,于十二月二十五日攻克了光化,并继续向北推进,经由河南邓州进入了陕西商洛地区。

三、联明抗清

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刘体纯率部占领了商州。不久之后,清陕西总督孟乔芳、定西大将军何洛会派遣军队进行反击,刘体纯的部队在战斗中失利,损失了一万多名将士。五月,刘体纯会合了原明朝将领孙守法的部队,共同进攻兴安州(今陕西安康县)。经过战斗,他们在三十日成功攻克了兴安州,并处决了清商洛道袁生芝、知州曲良贵等官员。随着兴安州的攻克,槌恂阳、紫阳等县也自动归附。刘体纯等人在当地设置了道、州官员,这是大顺政权瓦解后重新建立地方政权的一次尝试。然而,清肃亲王豪格随后在汉中地区击败了贺珍部,并命令贝勒尼堪统兵从汉中进攻兴安州。面对强大的清军,刘体纯选择主动放弃兴安州,率部南下进入四川。

在进军陕西失败后,刘体纯感到势单力薄,便率领部队转入湖南,与袁宗第、马进忠、王进才、牛万才等部会合。顺治五年(1648年),刘体纯的部队一度攻克了宝庆府,次年又攻占了澧州,并在湘西、黔东铜仁、四川酉阳一带活动。

顺治七年(1650年),刘体纯率部经湖北建始北上,于六月间攻占了湖北房县羊角寨,并处决了清知县李成铲。此后,刘体纯一直在川鄂交界的大江南北活动。顺治八年(1651年),他攻占了恩施,九年(1652年)与郝摇旗部先后攻占了房县、南漳、竹山、竹溪等地,十年(1653年)进攻了谷城,并从顺治九年起在巴东县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刘体纯初到巴东时,当地民众都躲藏起来,刘体纯派人招抚,使他们各自回归生产,供应租税。可以说,刘体纯是夔东抗清基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刘体纯之后,大顺军余部如袁宗第、郝摇旗、李来亨、党守素、塔天宝、马腾云也先后来到了夔东地区,与从陕西汉中撤出的贺珍、在员阳起兵反清的王光兴、王光泰兄弟等组成了一个控制川鄂的抗清武装集团,通常被称为夔东十三家。据史籍记载,刘体纯被推举为夔东十三家的盟主,各部都遵循他的指挥。

在大顺军余部中,刘体纯与南明朝廷的关系相对疏远,基本上没有接受隆武或永历朝廷的直接调遣,而是独立作战。尽管如此,名义上他也接受了永历朝廷的封爵,永历改元时(清顺治四年,1647年)被封为平西侯,永历四年(1650年)晋封为皖国公。此后,由于孙可望掌控了永历朝廷的实际权力,大西军余部与大顺军余部几乎没有进行过有效的配合作战。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投降清朝后,李定国、刘文秀虽然有意改善双方的关系,但由于距离遥远,已经难以扭转颓势。

四、兵败牺牲

康熙元年(1662年),随着李定国的病逝,西南地区的抗清斗争遭遇了全面的失败。面对这一局势,清廷决定对夔东抗清武装展开大规模的三省会剿,由陕西、湖广、四川三个省份各抽调三万兵力,同时发起进攻。次年春夏之际,清军先后占领了袁宗第据守的大宁和郝摇旗据守的房县,迫使袁宗第和郝摇旗率领部队向巴东方向撤退,与刘体纯的部队会合。

为了打破清军的围剿,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与以兴山为基地的李来亨部联合起来,决定对清军实行反击。七月,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等部农民军联手击败了湖广清军,湖广提督董学礼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彝陵。取得东线反击战的胜利后,刘体纯、李来亨、郝摇旗、袁宗第、塔天宝、党守素、马腾云七部决定溯江西上,将四川总督李国英为首的清军包围在巫山县城。

经过十二天的激烈战斗,尽管农民军奋力抵抗,最终还是被四川官军击退。这年冬天,清廷派遣的西安驻防满洲兵到达巫山,穆里玛、图海所统率的京师八旗禁旅也进抵兴山附近。十二月二十三日,由四川而来的满汉官兵向刘体纯部在陈家坡所立的营垒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刘体纯虽依靠险要地形,布置了层层营阵进行防御,但由于兵力悬殊,最终被迫后撤。

面对清军的猛烈攻势,刘体纯部将领见形势危急,纷纷选择投降。在这最后的关头,刘体纯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精神,决心不落入清军之手。他先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勒死,然后命令妻子和妾侍自尽。在完成这一切后,刘体纯用弓弦自缢,以身殉国。

结语

刘体纯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的缩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那个动荡时代中坚持抗清信念的象征。尽管最终未能改变大顺政权和夔东十三家的命运,但刘体纯的忠诚与勇敢仍然为后人所敬仰。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刘体纯的事迹仍然能够激励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