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齐鲁之行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3245 字 2天前

张明远道:“此话怎讲?”子午道:“夫人是说,李师师可以见到皇上。”普安道:“莫非皇上不知道夫人?”余下道:“那不可能。”武连道:“不错,夫人出名很早,世人皆知。”

张明远见李清照一言不发,端起茶碗,便道:“你们都别说了。”费无极见李清照没喝茶,又一杯酒下了肚,便惊道:“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话间用手指了指自己和众人。李清照端详着绿色的酒杯,道:“沉醉不知归路。”众人破涕一笑。

子午道:“作词容易么?”李清照道:“容易。”普安道:“作词很难么?”李清照道:“很难。”

余下挠了挠后脑勺,问道:“夫人说的,为何我听不懂。”李清照道:“这话再简单不过了。”武连追问道:“夫人请赐教。”

李清照道:“作词用心用情,便容易。作词容易,做出极品却难上加难。”张叔夜道:“我爱作诗,不擅长作词。”

李清照道:“作词可以唱歌。作诗可并不容易,我以前也尝试过作诗,但总觉得作词用来排忧解难,恰到好处。”

费无极道:“到了济南府,如若不逛一逛岂不辜负了这济南府的盛情相邀。”张明远道:“还望大人与夫人一同前往,不知意下如何?”

张叔夜和李清照面面相觑,点了点头,答应下来。道:“好,一同前往。”

下午时分,在张叔夜和李清照的引领下,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游览了大明湖、千佛山和趵突泉。一路上,众人谈笑风生,更相和睦。李清照带着面纱斗笠,张叔夜引众前行,张明远和费无极四处去看,子午四人追逐打闹,好似孩子一般。

大明湖果然名不虚传,风景秀丽,如诗如画。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那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楼台亭榭,若隐若现。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这大明湖称之为历水陂,唐时又称莲子湖。曾巩称为西湖或北湖,但济南府老百姓还是称之为大明湖。

西晋以前,大明湖范围很大,南到濯缨湖,北通鹊山湖。西晋永嘉年间,建城墙把湖分开,基本形成如今的规模。大明湖的水主要是泉水,由珍珠泉、孝感泉、芙蓉泉、濯缨泉、太极泉等二十多处泉水汇集而成。湖水于东北出水门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那波光粼粼,令人神清气爽。

众人来到百花洲,放眼望去,附近的居民多在水中植白莲,岸旁栽杨柳;四周房舍,参差错落,似水乡民居。实乃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百花洲内建有百花台,因那百花堤得名,又因百花堤为曾巩所建,亦名南丰台。百花台周围,鲜花烂漫,景色秀丽,曾巩曾写《百花台》诗赞美:

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

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

离开大明湖,众人又到千佛山去了。千佛山古称历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张明远等人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碧波如镜,远处黄河白练如带,济南府城池景色一览无遗。

众人依依不舍下了一览亭,又抵达名扬天下的趵突泉,但见池边垂柳荡漾,泉水咕咚咕咚冒个不停,白色水花,好似孩童追逐打闹,时起时落。

张叔夜介绍道:“趵突泉最早并没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汉唐以来常以‘泺’代指趵突泉。那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后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女英的娥英庙,也俗称为娥英水。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时,为趵突泉取名‘槛泉’。‘槛’,假借为滥,泛滥之意。”张明远等人点了点头,明白过来。

李清照笑道:“‘槛泉’典出自《诗经》 ,《诗·大雅·瞻卬》中写道:‘觱沸槛泉,维其深矣。’但济南府百姓却因‘槛泉’之称太雅,弃之不用。”

张叔夜道:“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记载:‘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

听了这番介绍,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了然不惑,顿时心旷神怡,但见趵突泉水不停奔涌而出,好似珍珠撒在地上一般,许多游人驻足观看,谈笑风生之际,皆流连忘返,止步不前。

过了三日,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辞别张叔夜和李清照后,抵达河北大名府,在郊外见到许多流离失所的饥荒难民。有人窃窃私语,朝廷居然派人驱赶饥民,为首者来自东京,叫做梁方平。

这下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才确信无疑,张叔夜说的都是实情。张明远再也忍不住潸然泪下。费无极劝慰也无济于事,张明远被费无极生拉硬拽,子午四人也一同劝慰,张明远泪流满面之际,带着子午和余下离开河北,回终南山去了。费无极也带着普安和余下回青城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