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梁山后,又忙碌了好几天,各营叙功完毕,山寨又多了三位头领。
王伦带着两位军师、四位骑兵头领,再次向史文恭发出了入伙邀请。既然王伦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史文恭扭捏了一番,也就答应了。
连师兄都已经入伙,他又没个去处,况且这一次跟随出征大名府,梁山一众头领也不曾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毕竟先前有个与他类似的栾廷玉,史文恭内心底对梁山,已经没有什么抵触了。
只是在欢迎三位新头领入伙的晚宴上,卢俊义格外诧异,他一直以为,师弟史文恭在梁山很受重用呢!
史文恭换了身份,心情也变得舒畅了起来。他少年时受师父指点,师父就时常用卢俊义举例子,说你师兄如何如何。有这么个优秀的师兄,就仿佛是别人家那个父母口中样样都比自己强的孩子,让史文恭压力格外的大。
现在他与卢俊义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过往的身份、地位全部都抛开了,史文恭面对卢俊义时,那一份不由自主的低姿态也就渐渐消失了。
于是卢俊义被任命为梁山马军骑兵第七营指挥使,第二营的邓飞转任第七营副将;史文恭出任骑兵第八营指挥使,苏定为营副,同时兼着马军新兵营的教官。
步兵头领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武松转任第九营指挥使,魏定国为营副;石勇从第三营转调第二营为营副。
这样梁山就再度扩军,骑兵扩充到八千人,步兵包括工程营在内扩充到一万人,水军陆战营则扩充到两营,分别由欧鹏、单廷圭出任营指挥使,水军就扩充到了六千人。
水军有这样的规模,一来是梁山发展到现如今,山寨对外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二来则是王伦与三位军师商议后,若以后天下局势有变,则可以借助水军自登州北上,无论是攻打金国后方还是辽国的南京道,都是非常便利的。
梁山扩军到二万四千人,分为二十四个营,王伦却没有从大名府投降的官兵中挑选太多俘虏,只是将一些愿意上山的作坊工匠们搬回了山寨。
王伦并没有任何地域歧视,但大名府的兵,不但是他,山寨的许多头领们都不怎么敢用。
原因无他,大名府这地界,在唐朝时有个更响亮的名称:魏博镇。所谓“长安天子,魏府牙军”,自“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就在事实上成为了半独立的藩镇势力。
王伦曾经认真研究过,在他看来,魏博牙兵,就是魏博镇本地百姓通过参军,形成了小地主小军官阶层,又通过彼此联姻、亲戚、师生等诸多关系,形成了盘踞本地、在大唐强横百余年的牙兵武装军事集团。
五代十国的乱世过后,河北、河东民间习武的风气仍旧不减,这一风气也影响到了邻近的京东两路。
但经过唐末五代的洗礼,又经过赵匡胤对武夫的刻意打压,河北牙兵集团基本已经被物理肉体消灭,但仍旧存在着广泛且普遍的世代传习弓马刀枪的小地主武卒阶层。
从某种意义上,大宋朝开国时来自河北、河东的官兵,仍旧保留了唐朝府兵的一丝丝味道,以军功换取升阶,甚至宋太祖、宋太宗前期时的北方宋军,不愿意打残酷的攻城战,而更
回到梁山后,又忙碌了好几天,各营叙功完毕,山寨又多了三位头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