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这里没有恒星,距离最近的恒星系统有十几光年,一团小行星组成的渺小天体,在昏暗冰冷的宇宙浮沉。就连远方暗淡的恒星光芒,都显得冰冷。
直到一道蓝紫色光芒,突兀地照耀这里。
那是无法用肉眼识别的‘光’,无论是三色视觉还是四色视觉,都无法准确捕捉它,与其说是光,不如说是视觉与感觉的统筹。先是无法定型的空间扭曲,接着是一条能让人看一眼,就产生‘崎岖’之感的裂隙。
裂隙位于一团难以描述的肿胀中,随着肿胀破裂,一支舰队被甩了出来。
这些数百米到数公里的巨舰,在这些渺小的陨石当中,也显得像是蝼蚁之于泰山。
陨石虽小,那也是跟行星相比。这些动辄数十公里的大家伙,甚至连横轴跳跃制造的空间扭曲都无法牵引,依旧固执地漂浮。如果给它们数亿年,没准儿可以凝聚成一颗小小的行星。
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以亿年为单位的造物活动,在今天终止了。
率先恢复电网的哈迪斯级武装商船四散开来侦查,标记小行星。紧接着是搭载了蝗虫导弹的龙马级。
她们以激进的机动动作飞到舰队外围,朝着任何可能威胁到舰队的陨石释放导弹和火炮。
蝗虫导弹轻易便撕裂了这些自然造物,这些导弹撕裂飞船合金装甲尚且需要数发击中同一个位置,但用来毁灭实在是再高效不过。
尤其是大锤鱼雷,这种原本就被设计用于小行星爆破的原始鱼雷,在这种环境里简直如鱼得水。
随着巡洋舰一级完成重启,FSF军事公司的热泉级和中流级导弹巡洋舰跟龙虾产卵一样狂飙导弹鱼雷,霎时间尾焰疯飞,破碎的矿石溅射,崩在护盾上被蒸发干净。
直到侦察的护卫舰们传来情报:
“报告指挥,在相对坐标(57,98,123)位置,发现小行星聚合体,有人为结合痕迹。”
所谓相对坐标,就是以舰队旗舰为轴心,旗舰船腹水平线为X,Y轴构筑坐标体系。在茫茫太空和超空间这等宽阔异常,没有准确稳定参照物的地方,永恒的旗舰就成了唯一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