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辞职风波

民国大文豪 北极0之北 1142 字 4个月前

于是,事件越闹越大,一时激起了广泛的学潮、法潮与政潮,整个国家的司法体系都被牵扯在内。

虽然最后经过大半年的审判,罗文干仍然被宣布无罪释放。但是,在“罗文干案”之后,民国以来政治家们所坚持的“司法独立”的精神却被彻底打破了。

梁卓如就在报纸上面发文哀叹道:“司法破产”已经到了这一步,国会已经名存实亡了。

蔡元培在事后也深感痛惜地表示:国人十几年来最希望实现的司法独立,竟然被行政中枢以权威干涉而推翻了;罗案所产生的悲观情绪不仅仅局限于罗案本身的问题,更实际地影响到了法律的生命力。

时间回到1923年1月17日,李斯年是在这个学期的最后一节《明史》课结束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听了学长胡适之的讲述,才知道蔡校长因为“罗文干案”愤而辞职这件事的。

起初,李斯年对这件事情并未在意,他以为蔡校长会像三个月前那次类似事件一样,不久之后便会回归。

上次蔡校长辞职时,他还挺震惊的,但是这次他就从容许多了。

况且在民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人物辞职或通电下野的现象并不罕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军阀和政要们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的一种生存策略和无奈的选择。

在民国的政治舞台上,斗争失败的一方,如果既不想被对手赶尽杀绝,也不愿与对方同流合污,那么通电下野就成为了一种十分明智且常见的做法,甚至已经逐渐形成了此时的一种潜规则。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又可以在保留实力的同时退居幕后,等待合适的时机东山再起。

阎百川、冯焕章、李德邻等人在军阀混战时期就常常采取这样的策略。但是,将这一把戏运用得最为娴熟的还要数常志清,他在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多次用此招数以退为进,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政治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