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闻过则改与思而后悦的修身指南孔子论君子的进德修业之道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满怀着深切的期许说道:“那些合乎法规、礼法原则的严正规谏之言,人们又怎能不去听从呢?然而,真正可贵至极的是在听从之后能够切切实实地改正自身存在的过错与不足。对于那些以温和恭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赞许、肯定的话语,人们又怎么可能不心生欢喜呢?但其中最为关键且可贵的是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推究和思考。倘若只是一味地沉迷于令人愉悦的夸赞之中而不去认真思索其真实与否、恰当与否,只是在表面上听从了严肃的劝诫却丝毫不愿意付诸实际的行动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对于这样的人,我实在是不知道究竟该拿他们怎么办才好了。”

首先,“法语之言”,这里的“法”指的是法则、规范,“语”是言语、话语。所以“法语之言”指的是那些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以及正统礼仪准则的严肃而正直的言论。这些话语往往基于正义和真理,以毫不留情、直截了当的方式指出人们行为的不当之处或者思想上的错误观念。

“能无从乎”,“从”在这里表示听从、依从。这四个字所表达的意思是,按照常理和正常的思维逻辑,当面对这样义正词严、完全符合正道的规谏时,人们在情理上应当表示顺从和接受。它反映出人们在面对无可辩驳的正确道义和准则时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态度。

“改之为贵”,“改”这个字的核心意义在于变更、修正。它着重强调的是将所听到的那些正确且有益的劝诫切实地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通过对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进行全面且深入的修正和改进。这种能够把从外界接收到的正确认知成功地转化为实际的自我完善行动的能力和做法,才是最为珍贵、最值得被推崇和赞扬的高尚品质。

“巽与之言”,“巽”意味着恭顺、温和,“与”有给予、赞许的意思。所以“巽与之言”指的是以委婉、柔顺、令人感到舒适和愉悦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表扬、称赞和肯定的话语。

“能无说乎”,“说”在这里通“悦”,表示喜悦、高兴。此句描绘的是当人们接收到这种充满善意和褒奖的言辞时,内心自然而然会产生的一种积极且愉快的情绪反应。

“绎之为贵”,“绎”的含义是推究、寻思、分析。它提醒着人们在尽情享受赞扬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的同时,绝对不能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这种表面的情感满足之上,而是应当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些赞扬话语背后的真正意图、依据以及对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两种极为不可取的态度和行为。前者说的是仅仅只是盲目地沉浸在赞扬所带来的喜悦当中,却完全缺乏对赞扬内容的深度思考和理性判断,这样很容易导致对自我的认知出现偏差,进而陷入盲目自信的误区;后者指的是虽然在表面上做出了听从严肃批评和劝诫的姿态,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将这些劝诫落实到实际的改正行动当中,使得原本具有重要价值的批评最终失去了其原本应当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这句充满无奈和感慨的话语,深刻而又强烈地表达了他对于那些不能够将正确有益的言论有效地转化为实际行动、不能够从赞扬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的人的极度失望和深深的无助之感。

深入剖析这段话,孔子以精准无误且饱含深意的语言,为我们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阐述了在面对截然不同类型的言论时,应当始终秉持的正确态度和应当果断采取的合理行动。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虚心纳谏与自我革新的勇气

孔子所强调的对于法语之言的听从和改正,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虚怀若谷的品质和自我革新的勇气。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接受他人基于正义和道德给出的批评,需要克服内心的自负、固执和虚荣。这种勇气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能够激发我们内在的潜力,促使我们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2. 理性对待赞扬与保持清醒的智慧

听到巽与之言时的喜悦是人之常情,但能够在喜悦之余保持冷静,对赞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则体现了一种难得的智慧。在充满诱惑和虚荣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的赞扬所迷惑,从而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判断。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辨别赞扬中的真实成分和虚假成分,我们才能真正从赞扬中获得成长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

3. 知行合一与持续成长的哲学

孔子的这番论述揭示了知与行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个人成长的持续性。仅仅知道自己的错误而不改正,或者仅仅享受赞扬而不思考,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只有将思考与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认知,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 教育的困境与对人性的洞察

孔子所表达的无奈之情,反映了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困境,即知识的传授和道理的讲解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改变。这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如懒惰、固执、短视等,这些弱点往往会阻碍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自我的完善。然而,孔子的教诲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性本善的坚信和对人们能够克服自身弱点、实现自我超越的殷切期望。

三、本章小结

在这一章中,孔子通过对法语之言和巽与之言的深入剖析,强调了在面对批评与赞扬时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行动,即虚心纳谏、思而后悦、知行合一、持续成长。同时,也揭示了教育中的困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不仅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他人的言论中汲取智慧、完善自我,更促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不断追求品德的升华和能力的提升。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