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推行改革,建兴图强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文武大臣分列而立。

左侧的文臣们身着华美的朝服,神色庄重,或手持玉笏,或轻抚胡须。右侧的武将们身披甲胄,手握兵器,脚踏战靴,威武雄壮。

刘禅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有力:“诸位爱卿,今日朕召集众臣,有一件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要宣布。”他环顾四周,见群臣皆屏息凝听,继续说道:“朕深知国家现状,连年征战、民生艰难、百废待兴。丞相死而复生,是国家的幸事,是上苍对蜀国的眷顾!为了蜀国的繁荣稳定,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朕决定授权丞相,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政治、经济、农业、手工业、军事等方面全面推行改革。”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官员面露疑惑,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在嘈杂的议论声中,有几道坚定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

董允、蒋琬、杨仪、费祎、姜维、王平等人深知国家面临的困境,改革迫在眉睫,纷纷表示支持。

董允,一向以沉稳着称的尚书令,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英明!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改革乃是大势所趋。臣相信丞相的智谋与才能,定能引领蜀国走向复兴之路。”

蒋琬,这位身居要职的侍中,紧随其后,也表达了自己的支持:“陛下,臣亦赞同改革。丞相的治国理念与策略,早已在历次战役中得到了验证。此次改革,必将使我国力大增,再现汉室辉煌。”

杨仪、费祎二人,作为丞相的得力助手,更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他们深知诸葛亮的才能与抱负,相信此次改革定能改变蜀国的命运。

姜维拱手道:“陛下,臣愿为改革尽忠职守,抵御来犯之敌,为改革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王平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陛下,臣愿追随丞相,为改革赴汤蹈火。无论前路如何艰难,臣都将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部分保守派大臣心存疑虑和担忧,对改革持谨慎态度,担心改革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他们也意识到蜀国已经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如果不进行改革,将难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危机,他们选择了沉默或者观望,希望诸葛亮的改革能够带来积极的变化。

以李严、杨洪、秦宓为首的保守派强烈反对,认为改革会破坏现有的稳定格局,削弱皇室的权力,导致国家陷入混乱和动荡。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李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满脸焦急地说道,“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动摇国本,还望陛下三思啊!”

“陛下,老臣以为,改革虽好,但也需步步为营,切不可贪功冒进。”杨洪拱手道,他一脸忧虑,深怕改革会引起社会动荡。

而秦宓则冷笑一声:“哼,所谓改革,不过是权臣弄权的借口罢了。我看这改革就是一场灾难!”

刘禅眼神一冷,拍案而起:“够了!尔等食君之禄,却不思为国分忧,只知一味阻挠,因循守旧,安于现状,难道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衰败而无动于衷?是何居心?”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众人皆低头不语。

“李都护所言差矣。”王志伟踏出一步,朗声道,“如今国家正值危难之际,若不痛下决心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又怎能摆脱困境,实现富民强国?”

刘禅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王志伟的观点。

刘禅并未被保守派的言论所动摇,看到只有少数人反对,心中如释重负。他知道,诸葛亮就是蜀国的定海神针,只要有诸葛亮在,蜀国就有希望。

他继续说道:“丞相智谋过人,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对国家忠心耿耿,为国家殚精竭力。自先帝在世时,便辅佐朕与先帝治理国家,功绩卓着。此次改革,有诸位的支持,朕深信丞相定能不负重托,不负天下苍生所望,为蜀国未来开创一个盛世!”

王志伟站在百官之首,面容平静,心中却是心潮澎湃,豪情万丈。他微微颔首,向刘禅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陛下信任,臣不胜感激。臣定当竭尽全力,推行改革,以报陛下的重托与先帝知遇之恩。臣将以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选拔贤才、军队建设等措施为先。通过改革,使蜀国的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军队敢打必胜。”

刘禅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丞相之言,深得朕心。改革之路定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朕相信丞相的智慧和能力。若遇到困难,不妨直言,朕定当全力支持丞相的改革措施。此次改革势在必行,望诸位爱卿能与丞相齐心协力,共同为蜀国的未来努力。”

王志伟感激涕零,跪地谢恩道:“陛下圣明!老臣定不负陛下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

刘禅走到大殿中与诸葛亮并肩而立,他们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看到了在他们的带领下,蜀国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