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桐柏小战,京郊巨案》第一节

由于百年不遇的大旱,这两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支大义军,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支义军的首领名叫郭寿童,原是江淮商帮的头面人物,见天下大乱有机可乘,散财募兵举事,发展壮大,成为天下有名的反王之一,手下义军就称为江淮义军,不拘门派招揽人才。

吉义一行人一路寻找各处玉皇顶,从桐柏山脉的西部走到了东部,在又一座玉皇顶的附近,遇到了江淮义军的人马,正在抢掠平民百姓!

从古至今,许多义军举事,刚开始都打着替天行道、拯救百姓的旗号,以便有大义名分,可以获得拥护支持。但是能够自始至终坚持仁义之道的,又能有几?

许多义军都是刚开始发展迅猛,往往几个月之间就能聚集成千上万的人马,攻州夺县。得到了州县的粮仓存粮就开仓济贫,横竖要转战带那么多粮草也多有不便,不如散粮以收民心。为了收民心,往往还打出“均田免粮”之类的口号,不但分土地,而且还不征税纳粮。

这样一来,刚开始是爽了,长期以往怎么办?均了田,免了粮,义军自己不耕田,又不征粮,吃的从哪来?就只有继续去打更多的地方,抢占更多的粮仓。然后人马更多,声势浩大,但过不了多久粮食就会成为严重问题……不得已,只能毁弃最初的承诺,开始征税纳粮。可是小民百姓也没有什么觉悟,只觉得义军变坏了,就不是那么支持。而且小民百姓都图着自己能多吃饱点,谁能想得那么长远,指望自己忍饥挨饿省出粮食来养着义军,好让义军长远保护自己安居乐业?哪有那么高的觉悟啊!对于义军而言,说不得,实在没办法筹措粮草的话,那也就只有抢了!一开始先抢周边的百姓,暂时不动自己核心地盘内的百姓,但如果再窘迫的话,就什么也顾不得了!到那时候,百姓唾弃,加上官军反扑,许多义军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走向毁灭。

理想是光辉的,但现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于是在历史上,许多义军都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千古以来的覆辙,多不胜数。

可是后世的义军首领,许多人连书都不读,又怎能吸取历史教训?能够吸取历史教训,有远谋,打好基础,以图长远发展的义军领袖少之又少。极少数能得天下的都是此类。要不就得自己有文化,懂得兴亡道理;要不就得有文化的大贤辅佐,但自己也得有识人之明才行啊。否则乱用大言炎炎的书生以至灭亡的,也不计其数了。

在混乱的世道,绝大多数的人根本看不了那么长远,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加入义军的人,绝大多数也没什么觉悟,无非都是为了有口饭吃。先得有饭吃,然后再看看有没有前程可奔。前程,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看不明的,说白了也就是凭感觉瞎奔而已!

因此也不要太过责备义军变坏……没饭吃了,谁能管那么多?都得先顾着自己能吃饭活下去啊。

吉义自己有文化,又有贤才辅佐,一开始走的就是打牢根基、徐图发展之路,虽然迄今没有过多大的地盘,但是稳扎稳打。先前在老家沂州一带开拓地盘,治理得妥妥帖帖,深得民心。虽然因为朝廷要由茶陵公主挂帅发大军征讨的缘故,吉义有自知之明,知道凭着自己的一点人马不可能敌得过朝廷大军,放弃了地盘,解散了人马,率领骨干转移,那么好的根基最终算是白忙一场……虽如此,却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山家园五龙庄不断收聚流民和招揽工匠,还有自己的商船队,农工商一齐发展,为将来打好基础。

贾熙十分赞赏吉义与兄弟们经营地盘的方法,故此向姚水莲力荐,邀吉义的三弟山士贤与妹子山士惠去帮江右义军。山氏兄妹作为军师发挥作用,内帮治理,外帮军略,帮助姚水莲所率义军余部重新发展起来,而且是更加踏实的发展。

姚水莲可是吉义的未婚妻一般,她的义军就像自家人一样,那当然是要好好帮。

至于别人家的义军……各种胡作非为,本来眼不见心不烦,但是出外历险见到了,怎么办?

吉义刚开始还以为是土匪强盗在劫掠百姓,再一看人马那么多,不是寻常的土匪强盗吧?仔细辨认旗号,竟然是近年来大名传扬的江淮义军。

在这一年里,好几支有名的大义军都遭到了大麻烦。

老牌义军的典范——江右义军,被官军大规模围剿,差些覆灭。如果没有吉义、贾熙、会真等人援救,可能就真的灭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小玉观音就有可能真的被无忧天子捉去,关在深宫内院里恣其玩乐了。

另一支久传大名的老牌义军——关陇义军,由红莲门大法师伏龙炎率领兴起,可是接着也遭到了毁灭打击,伏龙炎被生擒,押解上京,活剐示众。其得力干将,有的战死沙场,有的一同慷慨就义,部下或死或散,整支义军土崩瓦解。剿灭关陇义军主要是西京留守臧天佐的功劳。无忧天子杨匡大喜,也就更加自满,满以为自己真的是谶语里所说的“天命之魁”,能够“重安社稷”,这不已经消灭掉了两支大反贼的队伍?朕是真命天子,天威不可犯啊!

小主,

然后是青莲门旗下的最大义军——江左义军,也遭受了重挫。成山宰亲自来对付该义军,趁着其首领——反王吴宝雄出征之机,重金收买其部将叛变,作为内应帮官军攻陷江左义军老巢。老巢被攻陷,义军许多将士的家眷都被俘获,包括吴宝雄封为正妃的妻子红娇夫人、女儿香苞公主。其侧妃武秀夫人带着襁褓中的儿子,凭着自己的高强武艺与部下的拼命保护总算逃出。吴宝雄不愧是枭雄,还能稳住军心再战,换了别人只怕要全军崩溃了。如今江左义军正在努力挽回局面。

全天下能与上述三大义军并驾齐驱的大义军,郭寿童的江淮义军算是一支。但如今江淮义军也因为江淮地区百年不遇的大旱,陷入深重的困境之中。这两年天下多灾,江淮是受灾最重的地方之一,江淮义军在初期所积累的粮草已经告罄,不得不四出劫掠周边百姓。虽然劫掠百姓不义,但为了生存,有什么办法呢?全天下也不止一支义军这么干。相反,大家到了这个地步都只得这么干。不这么干就得死。解散也不行,一来解散之后,仍然会被官军围捕,很多人还是难逃一死;二来已经有家有业的反王与头领们,谁又愿意放弃既得的地位、权力与声望?果断放弃的智慧,可不是人人有。放弃之后全身而退的本领,更不是人人能。

(待续)

由于百年不遇的大旱,这两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支大义军,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支义军的首领名叫郭寿童,原是江淮商帮的头面人物,见天下大乱有机可乘,散财募兵举事,发展壮大,成为天下有名的反王之一,手下义军就称为江淮义军,不拘门派招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