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雷池伏怪,黄州交兵》第五节

义军中路军数万之众,兵临黄州城下。

屈能振正焦急等待臧天佐的援军,忽然得报,天极门国师逢龙马携散人宋芸、陶金莲等一行人,赶来相助守城,由京营裨将梁栋、杜邦二人率领二千精锐骑兵护送,已经先行抵达本城。屈能振大喜,大摆宴席款待。

逢龙马被邀请上座,却不入座,辞谢道:“我一来戒酒,二来一日不修行便不自在。修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请恕我告退,由我两位师姐代领屈大帅的盛情。”

屈能振一听,心里不高兴,心想逢龙马这厮不近人情,究竟是仗着他做了国师的身份,还是仗着他妻子蔡德音是皇帝情妇的身份?不过好歹他是来帮自己守城的,不能跟他计较。屈能振只得陪笑说,悉听尊便。

逢龙马也不多解释,掉头便走。屈能振捧着一爵酒呆立在原地,本来是要敬逢国师的,这下子国师走了,难道自己喝?

多亏逢龙马的两个师姐性情豪爽,能打圆场。宋芸上前道:“屈大帅的酒,香得紧呐!”陶金莲附和道:“可不是?老远便闻着了。”

屈能振转恼为喜,顺水推舟道:“两位女师父,多劳你们不远千里从京师来援,请哪位先饮此爵,本藩再取一爵敬另一位。”

宋芸笑道:“不必再取,只此一爵便可。一来我俩如今本也戒酒呢,全为大帅诚意,特此破例。二来我俩不分彼此,多年来一同云游,多有一碗饭两人吃、一个橘子两人分的时候,今日这爵酒也就两人合伙喝了吧!一爵便可,莫要再斟了。”

说罢,宋芸接过屈能振手中的酒爵,先喝一半,递给陶金莲喝干。这样一来,既顾全了屈能振的面子,又免得屈能振再去斟酒,敬个没完。

屈能振大为欣喜,心想这两个女人做得漂亮,比逢龙马那厮容易相处多了。那就随便逢龙马爱干啥去干啥,只要借他的力量帮忙守城便可,不必指望跟他做酒肉朋友。

在场有聪明人,看到逢龙马不入席而去、两个女法师与屈大帅谈笑风生,这就颇有些明白了。听人说逢龙马这位最年轻的国师,为了修法勇猛精进而持戒森严,酒色都不碰的,但为什么出外总带着这两个美女师姐?原来是帮他做挡箭牌,挡住人情世故。

其后数日,天气晴朗,艳阳高照。义军并不来攻城,只在城外放马、砍柴、烧饭,悠哉游哉。白日里还搞赛跑、相扑等活动,既是训练,也是乐趣;夜里则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跟随逢龙马前来的梁栋、杜邦等京营官兵,原以为被围城一定是紧张的,没想到如此悠哉。两个裨将都按捺不住了。梁栋道:“匪军之中多得是南蛮男女,每日歌舞,不把咱们放眼里。”杜邦道:“看咱们来个突袭,抓那些南蛮男女,正好献俘给天子,请个功勋。”梁栋道:“妙啊!不过要献俘给天子,南蛮男子就免了,只要南蛮女子!”杜邦道:“好极!咱们跟了逢国师,运气还算不坏,做了裨将军;要能抓些南蛮女子献给天子,天子看了南蛮女子歌舞,龙颜大悦,想必会升咱们做偏将军。”梁栋道:“甚么偏将军?老杜你忒也志短!好歹也要做个有名号的将军!”两个大笑,决定要出击。

逢龙马听两个裨将说要去突袭义军捕捉俘虏,不置可否,说道:“我们职责只要相助守城,何必多事?二位只要随我守住这城,来日回京,我夫人必保举二位做偏将军。”

梁栋、杜邦笑道:“多谢国师好意!可我二人好歹也是赳赳武夫,练得一身武艺,怎能老沾贵夫人的光,无功而受保举?”

逢龙马也就不多说了,任凭他们去自取功劳。

梁栋、杜邦自恃自己有手下,不归屈能振管辖,也不用屈能振派兵协助,二千骑突然杀出去应该足以抓几百个俘虏了。他们就自行行动,当夜从西城门出城,向北绕了一大圈,杀向义军营地去抓俘虏。

这时候义军屯集在黄州的东面。屈能振所部利用从北面流入城池的一条溪流,沿溪布防,作为城防的延伸,以便把义军拦在黄州一线。

怎么沿溪布防?靠近义军营地的东岸设置拒马和栅栏,义军杀来的话能够起到阻滞作用。西岸也围上栅栏,并且树立望楼和箭楼,几百步一座望楼,几十步一座箭楼,义军来到远处便可发现动静,义军来到近处便可施以攻击。这样一来,防御虽然不如城池巩固,却比原溪流不加布防的情况强多了。有这样的布防,义军要杀过来想必不那么容易。

梁栋、杜邦所部二千骑,为了抓俘虏能够成功,不能直接从黄州东门冲出去。义军主攻东面,对于东门虎视眈眈,一冲出去就会被发现。二千骑要在数万人眼皮底下冲过去强行抓俘虏,谈何容易?

因此二千骑从西门出去,绕向北面,事先已经知会了北面的沿溪守军,叫他们撤掉一段布防,好给骑兵通过。沿溪守军很是配合,不但听话撤掉了一段布防,还特意搭了一座临时木桥,用十几根大木梁上铺一层木板做成,方便二千骑经过。

二千骑纵马过桥,扑噔噔一片响声,静夜里显得有些突兀。不过距离义军营地尚远,想必义军察觉不到。

梁栋手执三尖两刃刀,杜邦手执双锤,两个各骑骏马,斗志昂扬催军挺进。其手下都是骑术精湛的好手,夜里不用点火把,只凭月光便可夜行。

义军这一夜依然如常唱歌跳舞,热闹喜庆。二千骑过了溪流,也不直扑义军营地,而是再绕,绕到义军营地的北面,然后由北往南纵向冲击。

“冲啊!”“杀啊!”“抓蛮子啊!”“哈哈哈哈!”二千骑一边吼叫一边纵马疾冲,势如奔雷,扑向那载歌载舞之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