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德帝国先是于战争爆发的初期在蒙莫战役中直接击溃了在北部留守的法军,彻底从佛兰德共和国的南方突破后,又占领了蒂耶堡作为中转点,他们一度已经完成了战争开始前的计划,那就是直插佛朗西岛,但是当普德帝国的军队真的快要行进到佛朗西岛,先锋部队离佛朗西岛只剩下十五公里时,前线的补给已经完全跟不上了,毕竟连维克托二世都没有想到,普德帝国的军队居然能推进的如此之快,要知道他一开始甚至都不打算进攻佛朗西共和国的。

而普德军队的这次补给耗尽给了佛朗西共和国很好的喘息与反击机会,外加上当时布列塔尼王国的军队也已经从港口和祖地登陆进发,导致丧失补给的普德军队被赶来的布列塔尼军队和留守的佛朗西军队击溃,一度完成了对香巴尼地区蒂耶堡的反包围。而且令普德帝国全军头疼的还不止于此,因为他们惊讶的发现,布列塔尼人居然敢登陆在他们的后方,并且配合着还在抵抗的佛兰德共和国的残余士兵,对普德帝国的占领区进行袭扰,后勤补给在战争开始的初期,便越来越有些困难的往前线运输。

又恰逢这时鲁西亚帝国打赢了洛多梅里亚地区的歼灭战,以及普德帝国截获到鲁西亚帝国正在运送大量士兵前往东线(对普德帝国来说)地区,这让他们变得有些恐慌和为难起来,最后经过总参谋部以及维克托二世的一致讨论,为了避免在佛朗西共和国香巴尼地区被合围的命运,他们果断下达了前线后撤,放弃蒂耶堡的命令,收缩战线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而且普德帝国的高层们发现,他们虽然可以推得动佛朗西共和国的北部,但是在洛林根地区外,也就是孚特山脉上驻守的佛朗西军队,他们根本难以推得动分毫。他们想要进攻孚特山,那么就势必会仰面朝着高处进攻,但是佛朗西共和国的重炮则会在此时给他们带来迎头痛击,而且中部的山脉地区不比北部的平原,在这里防守方天然就有着优势。

至此中部地区已经彻底难以突破,并且在孚特山上的佛朗西军队还会时不时的发起反攻,这直接牵制住了普德军队,使得他们无法尽全力,展开来发起攻势,十分的难受,在西线战场上,他们从一开始的进攻方,变成了防守方,防御着已经汇合起来的佛朗西和布列塔尼的军队,前线变得吃力起来。

当马里维至战役结束后,局势非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加的复杂了起来,因为普德帝国的选择变得多了起来。他们再马里维至战役中,光对鲁西亚第二集团军的包围战,就一共歼灭了将近八万的鲁军,俘虏了十万多的鲁军,鲁军的第一集团军更是被他们给直接击溃了,普德帝国的高层惊讶地发现,在鲁西亚帝国在除了波力地区以外的西线外(对鲁西亚帝国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兵力了,总参谋部里有将领更是之言,他们只要朝着东线轻轻一捅,就能让鲁军大动脉出血,甚至还可以包围整个波力地区的鲁军。

普德帝国的皇帝维克托二世为了能够理清现在的战局,直接在坡森召开了高级会议,商量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参会的只有四个人,分别是总参谋长法尔肯泰因,维克托二世,元帅路德维希和他的副手埃里希。

关于战线的侧重点以及取舍问题在这场会议上更是被激烈的展现了出来,元帅路德维希和他的副手埃里希本身就负责指挥东线,所以对东线的战况十分的了解,鲁西亚帝国已经把它的虚弱之处暴露在眼前了,没有不乘胜追击的道理。他们更是强调,东线才是这场战争的重点,不仅可以支援已经摇摇欲坠的奥匈双元帝国,而且后续的战争如果可以把鲁西亚帝国给打痛打疼了,就比如吃掉波力地区的鲁军,那么他们甚至可以直接把鲁西亚帝国给赶出战争,然后再专心的对抗西线的佛朗西共和国和布列塔尼王国。

法尔肯泰因身上的压力十分的大,他面对两人不停的向东线增兵的要求,一直在拒绝,他始终都坚信只有在西线才能决出胜负,因为这场战争最大的威胁并不是鲁西亚人,而是佛朗西共和国和布列塔尼王国。而且东线的大平原实在是太广袤了,光是后勤补给的运输问题就十分的难以解决,他们连在佛朗西共和国作战的补给问题都还有能解决,怎么能指望去解决更加广袤的东线补给问题。另外一方面,法尔肯泰因深知鲁西亚帝国的人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不相信仅仅歼灭波力地区的鲁军,就能迫使鲁西亚帝国退出战争,除非鲁西亚帝国的内部能够发生暴乱。

此外,在目前的局势下,法尔肯泰因知道,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在一次大胜利之后进行政治上的谈判,,但这也就意味着只追求有限的战争目标,但是他的观点维克托二世是不认同的,他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世界霸权,是那扇门背后的隐秘,真要是能够在谈判桌上解决这些事情,那么这场大战就完完全全的不会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