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明曦一事·选婿标准(二)

也不怪胤禛身边只有零星一些做实事的中立臣子,什么年希尧、田文镜,包括永谦、岳兴阿,都是一些中流的小辈,在朝堂上压根不起眼。

不怪御前没人推举老四,满朝堂推荐老四的都没几个。

康熙越想越觉得不得劲儿,一时之间也不气、不恼了,老四能在知晓自己短板的情况下,想出用姻亲拉拢人的主意并付诸行动,已然是不容易了。

谁让老四往日太过冷心冷清,不食人间烟火呢!眼下,有所长进,也算是……勉强入眼。

比起几乎拿下九成臣子的胤禩,只会在文人流里经营名声的胤祉,胤禛好歹能脚踏实地做正事儿,而不是天天勾心斗角,就知道拉拢人!!

念及此,康熙冷脸稍霁,声音也软和了些,“你给朕那几个孙女,寻摸那几家的孩子呀?”

胤禛犹豫了片刻,故作纠结地问,“呃……儿子说了,您能不传出去吗?”

“什么意思?”康熙拍案而起,指着胤禛开骂,“你当朕是什么人?”

“皇阿玛,皇阿玛莫恼。主要,主要这事儿确实得瞒着。”胤禛尬笑两声,提起了眼下京城贵女们的议亲要求。

自端静、温宪那次公主风波后,无论是皇家福晋,还是高门显贵,疼女儿的,自觉地将女婿人选朝“打小相熟,养在眼皮子底下,性情温和,家世稍微过得去”看齐。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趁女儿小时,就找个知根知底的童养夫,放眼门前养着。

就跟先前大哥把纯禧姐姐的次子当布尔和的童养夫那般,先寻摸合适的人家,再把人养到跟前。

或是提前和亲家通气,派嬷嬷或是师父过去调教,保管女婿不敢对女儿动手!

能让胤禛去说亲的人家,自然是经过胤禛和宜修二人多重筛选的。

但凡透个风出去,就得被外头抢个干净。

别的不说,三福晋、八福晋一定争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