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炎夏特效产业的困境

烧钱就烧钱!

现在烧钱的无底洞,就用外国佬的钱来填!

洛凌已经在准备大IP了。

先注册了再说,别踏马被人“灵机一动”搞了个类似的出来……

炎夏此时的特效水平~~额,和同时代地球的发展水平差不多——均价5毛至1元吧。

为什么都这么差呢?

舍不得钱呗。

或者说,是畸形的影视制作观念!

要不展开说说?

好的。

简短点,别水数字。

主要差在以下几个地方:

1、技术设备落后。炎夏电影特效制作中使用的主要是PC机,而好莱坞则使用大型数字渲染计算机连接上千台图形工作站,花费上亿美元进行制作。

2、炎夏电影特效制作流程尚未完全走上正轨,缺乏工业化特效拍摄流程的经验。

去国外取经?

三个途径:走出去正儿八经学;把人请回来偷偷学;所谓合资、联合拍摄、联合制作,然后自己总结摸索。

走出去学的东西,人家会把看家本事教给你?让人家怎么来你国家装逼圈钱?

请回来偷学的东西,额,正儿八经都学不着,还偷学?

联合制作,自己总结摸索?快拉倒吧,原因就是下面第3点。

3、资金投入比例严重失衡。炎夏影视剧在特效上的投资占比通常低于预期。与之相比,好莱坞在特效上的实际投入资金往往会比预期要高得多。

举例说明:好莱坞某部3亿镁元的特效大作(良心口碑大作,假设不“洗水”),1.5亿—2亿美元就分给了特效!

而炎夏呢?号称3亿炎夏币的科幻大作(同样假设不“洗水”,额,好吧,真的只有假设了),2亿资金直接分给演员,导致留给后期特效制作的资金有限。

4、需要尽快回笼资金,制作周期短。由于资金限制和其他因素,炎夏电影的特效制作周期通常较短。好莱坞一个二维合成的特效镜头的平均周期是一到两个月,而炎夏一线电影一个镜头的平均制作周期一般是半天到一天。

额,其质量的差别,应该比较明显了吧?

唉,所以并不奇怪啊——自己人吐槽“五毛”都不值,外人则是毫不掩饰地嘲讽。

5、人才储备、培养和团队建设不足。尽管炎夏不缺电影特效人才,但相关人才团队更多地从事3D游戏领域。电影特效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团队的建设才上路不久啊,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