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筹集物资

雾雨长安 修平 3285 字 3个月前

会议结束,里正留下各村村正和在场年轻人,首先吩咐几位村正对其村庄所有家庭进行摸底,并做好登记、划分等级和注明类型,同时为每位村正安排一位识字年轻人,要求明日午时之前务必完成上述所有事宜,另外严肃告诫他们,所有登记资料将由里正及各乡绅不定期进行审核、查阅,以确保资料真实性、准确性,若有人上下其手、不讲规矩则严惩不贷!几位村正离开后,里正又吩咐大家,而今雪灾严重,乡亲们苦不堪言,能否安然就看在座各位努力成果,随之向大家深深鞠躬。众人见此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回礼,高呼齐心协力、共度时艰!里正欣慰赞扬大家高义,开始分派具体任务,由陆宁之负责车辆的租赁及调配,赵元贞负责物资管理调配,陈绍白负责所有账目,曹雨生负责人员的组织和使用,而安子言负责监察各部及各村工作落实,同时配合自己走访各处,化缘筹集各类物资。

听闻要跟随老头儿抛头露面、四处化缘,子言心中暗忿,这糟老头子莫非与我有仇啊,怎么什么好事轮不到我,一天天竟坑我啊!我不要面子吗?真是岂有此理!投去埋怨目光被直接无视,看在灾民面子上,小子忍了。当里正再次强调众人手脚务必干净后小会终于结束,随之带着大家来到祠堂后方一个房间,将近日来接受的捐赠及往来账目等一起交由几人管理,在吩咐几句后领着安子言等人开始走街串巷、四处奔走。

第二日上午,在祠堂旁边的戏台中央放置着一个红布包裹的大木箱,其上采用黑色隶书书写的“捐”字尤为惹人注目,即使大家知道来意亦不免纷纷交头接耳,来人都是附近有较有名望的乡绅、地主、商人及闻询而来的村民,其中前三者坐在戏台两边的太师椅上捧着热茶,而村民大多站在台下,毕竟台下仅有两排凳子。

仪式开始,里正在搀扶下走到舞台中央,缓缓地端正身子后向左右及台下人群分别行礼,随之扯开嗓子用力道:“各位乡贤、各位父老乡亲,欢迎大家今日到此听我老人废话,众位都知晓而今大雪漫天寒气逼人,可怜我乡下贫苦百姓衣食无着、贫苦无依,更有不少家庭因此屋毁人亡,而今思之无不令人心痛万分!因此今召集各位前来,是希望大家能够慷慨解囊、救其于水火,谢谢大家!”

再次向台前深深一躬后,里正移步舞台一侧,紧接着刘员外款款来到木箱前,取出一张纸道:“有感于乡亲们生活遭难、处境艰难,今安里正带头组织募捐抗灾,某虽不才但愿献上绵薄之力协助里正,帮助乡亲们度过此难,因此某捐赠纹银五十两,粮食五十石,谢谢!”此话一出,场下掌声雷动,纷纷为其豪举喝彩加油,要知道而今粮价虽然大涨,但是一两银子能够买来的粮食依旧可观,何况还有五十石粮,先且不论粗粮、细粮,就是这数量,就足够十六亩的产出呀!有了刘员外开头,接下来各个乡绅、地主、商人纷纷慷慨解囊,纵是台下百姓亦伸出援手,总之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至此整个下午,一帮人忙地不亦乐乎, 将所有捐献所得银两入账,将粮食等物资入库。此次共获得捐赠银子四百余两,粮食五百多石,各种衣物百余件,虽未达到预期,但也值得庆幸,有了这些东西,那些乡亲的日子可以好过许多!

当日下午日落时分,大家收到各村村正送来的摸底资料,经过对所有资料深入的挖掘、分析,种种迹象表明因这场大雪带来的严寒及灾难排在首位,其次是粮食和冬衣、棉被之类,当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久而不决的事情,几乎年年如此,只是被今冬这场大雪掩盖了。经众人一个时辰的分析讨论,里正最终拍板以“抗冻防寒、治病救人为先,节衣缩食、居安思危为辅”的工作方针,第一各村庄分别设立暖房两至三处,家庭无力取暖者可免费在此休息但仅限于晚上;第二各村分别组织青壮年加固现有房屋,所有人工、材料费由账房陈绍白支付,但房屋的名单由里正亲自检验过后确定;第三对所有冻伤病患及时医治,所需医药费由账房陈绍白支付;第四购置一批二手的棉衣棉被分发各贫困家庭;第五各村暖房设置一处粥棚提供暮食,但来人仅限于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及年过五十五的老人;第五临近春节之时结算所有钱财及物资剩余,根据实施情况开展慰问,确保乡亲们过个好年。

主意既定,各人各负其责,开始一股脑儿地忙碌起来。这日赵元贞自外面回来,那苦大仇深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忍多看,问起缘由原来是木炭及二手衣物采购不顺。不用多猜,铁定是天气酷寒,一切有关物资统统大幅涨价,且以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金,能买到的实在有限。大家一起商议,决定将木炭换成石炭,可大大缩减成本,但石炭烟重且有毒该如何规避?众人一筹莫展,子言想起学院内的铁炉来,那时候每逢冬日课堂听讲,先生总会燃起火炉,不多久课堂内温暖如春。众人好奇问铁炉如何模样?子言一五一十道来,里正听罢拉起子言直接来到王老头的铁匠铺,然而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最终只能找到老瓦匠李师傅。里正告知其情后李师傅思之良久,决定一试,带着两人来到后院厨房,挪开铁锅后便拆了灶台,开始改造,到暮食时分依旧毫无结果,气的老夫人破口大骂,里正一个劲儿的赔不是,但李师傅却是充耳不闻,一心盯着灶台思来想去、反复琢磨。

深夜来临,面对满脸歉意的李师傅,两人难为情的拜别回家,最终决定购入一批破木头先用着,等资金宽裕在做计较,但二手棉衣棉被依旧令人犯难,坐在书桌前的子言一边吃饭一边思量着,想来想去想到同窗张子长,他们家不就是做生意的么,或许有办法呢!立刻修书一封,于第二日交给阿大前往驿站邮驿。两日后子言收到回信,但见信中所写,不禁喜上眉梢!

会议结束,里正留下各村村正和在场年轻人,首先吩咐几位村正对其村庄所有家庭进行摸底,并做好登记、划分等级和注明类型,同时为每位村正安排一位识字年轻人,要求明日午时之前务必完成上述所有事宜,另外严肃告诫他们,所有登记资料将由里正及各乡绅不定期进行审核、查阅,以确保资料真实性、准确性,若有人上下其手、不讲规矩则严惩不贷!几位村正离开后,里正又吩咐大家,而今雪灾严重,乡亲们苦不堪言,能否安然就看在座各位努力成果,随之向大家深深鞠躬。众人见此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回礼,高呼齐心协力、共度时艰!里正欣慰赞扬大家高义,开始分派具体任务,由陆宁之负责车辆的租赁及调配,赵元贞负责物资管理调配,陈绍白负责所有账目,曹雨生负责人员的组织和使用,而安子言负责监察各部及各村工作落实,同时配合自己走访各处,化缘筹集各类物资。

听闻要跟随老头儿抛头露面、四处化缘,子言心中暗忿,这糟老头子莫非与我有仇啊,怎么什么好事轮不到我,一天天竟坑我啊!我不要面子吗?真是岂有此理!投去埋怨目光被直接无视,看在灾民面子上,小子忍了。当里正再次强调众人手脚务必干净后小会终于结束,随之带着大家来到祠堂后方一个房间,将近日来接受的捐赠及往来账目等一起交由几人管理,在吩咐几句后领着安子言等人开始走街串巷、四处奔走。

第二日上午,在祠堂旁边的戏台中央放置着一个红布包裹的大木箱,其上采用黑色隶书书写的“捐”字尤为惹人注目,即使大家知道来意亦不免纷纷交头接耳,来人都是附近有较有名望的乡绅、地主、商人及闻询而来的村民,其中前三者坐在戏台两边的太师椅上捧着热茶,而村民大多站在台下,毕竟台下仅有两排凳子。

仪式开始,里正在搀扶下走到舞台中央,缓缓地端正身子后向左右及台下人群分别行礼,随之扯开嗓子用力道:“各位乡贤、各位父老乡亲,欢迎大家今日到此听我老人废话,众位都知晓而今大雪漫天寒气逼人,可怜我乡下贫苦百姓衣食无着、贫苦无依,更有不少家庭因此屋毁人亡,而今思之无不令人心痛万分!因此今召集各位前来,是希望大家能够慷慨解囊、救其于水火,谢谢大家!”

再次向台前深深一躬后,里正移步舞台一侧,紧接着刘员外款款来到木箱前,取出一张纸道:“有感于乡亲们生活遭难、处境艰难,今安里正带头组织募捐抗灾,某虽不才但愿献上绵薄之力协助里正,帮助乡亲们度过此难,因此某捐赠纹银五十两,粮食五十石,谢谢!”此话一出,场下掌声雷动,纷纷为其豪举喝彩加油,要知道而今粮价虽然大涨,但是一两银子能够买来的粮食依旧可观,何况还有五十石粮,先且不论粗粮、细粮,就是这数量,就足够十六亩的产出呀!有了刘员外开头,接下来各个乡绅、地主、商人纷纷慷慨解囊,纵是台下百姓亦伸出援手,总之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至此整个下午,一帮人忙地不亦乐乎, 将所有捐献所得银两入账,将粮食等物资入库。此次共获得捐赠银子四百余两,粮食五百多石,各种衣物百余件,虽未达到预期,但也值得庆幸,有了这些东西,那些乡亲的日子可以好过许多!

当日下午日落时分,大家收到各村村正送来的摸底资料,经过对所有资料深入的挖掘、分析,种种迹象表明因这场大雪带来的严寒及灾难排在首位,其次是粮食和冬衣、棉被之类,当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久而不决的事情,几乎年年如此,只是被今冬这场大雪掩盖了。经众人一个时辰的分析讨论,里正最终拍板以“抗冻防寒、治病救人为先,节衣缩食、居安思危为辅”的工作方针,第一各村庄分别设立暖房两至三处,家庭无力取暖者可免费在此休息但仅限于晚上;第二各村分别组织青壮年加固现有房屋,所有人工、材料费由账房陈绍白支付,但房屋的名单由里正亲自检验过后确定;第三对所有冻伤病患及时医治,所需医药费由账房陈绍白支付;第四购置一批二手的棉衣棉被分发各贫困家庭;第五各村暖房设置一处粥棚提供暮食,但来人仅限于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及年过五十五的老人;第五临近春节之时结算所有钱财及物资剩余,根据实施情况开展慰问,确保乡亲们过个好年。

主意既定,各人各负其责,开始一股脑儿地忙碌起来。这日赵元贞自外面回来,那苦大仇深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忍多看,问起缘由原来是木炭及二手衣物采购不顺。不用多猜,铁定是天气酷寒,一切有关物资统统大幅涨价,且以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金,能买到的实在有限。大家一起商议,决定将木炭换成石炭,可大大缩减成本,但石炭烟重且有毒该如何规避?众人一筹莫展,子言想起学院内的铁炉来,那时候每逢冬日课堂听讲,先生总会燃起火炉,不多久课堂内温暖如春。众人好奇问铁炉如何模样?子言一五一十道来,里正听罢拉起子言直接来到王老头的铁匠铺,然而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最终只能找到老瓦匠李师傅。里正告知其情后李师傅思之良久,决定一试,带着两人来到后院厨房,挪开铁锅后便拆了灶台,开始改造,到暮食时分依旧毫无结果,气的老夫人破口大骂,里正一个劲儿的赔不是,但李师傅却是充耳不闻,一心盯着灶台思来想去、反复琢磨。

深夜来临,面对满脸歉意的李师傅,两人难为情的拜别回家,最终决定购入一批破木头先用着,等资金宽裕在做计较,但二手棉衣棉被依旧令人犯难,坐在书桌前的子言一边吃饭一边思量着,想来想去想到同窗张子长,他们家不就是做生意的么,或许有办法呢!立刻修书一封,于第二日交给阿大前往驿站邮驿。两日后子言收到回信,但见信中所写,不禁喜上眉梢!

会议结束,里正留下各村村正和在场年轻人,首先吩咐几位村正对其村庄所有家庭进行摸底,并做好登记、划分等级和注明类型,同时为每位村正安排一位识字年轻人,要求明日午时之前务必完成上述所有事宜,另外严肃告诫他们,所有登记资料将由里正及各乡绅不定期进行审核、查阅,以确保资料真实性、准确性,若有人上下其手、不讲规矩则严惩不贷!几位村正离开后,里正又吩咐大家,而今雪灾严重,乡亲们苦不堪言,能否安然就看在座各位努力成果,随之向大家深深鞠躬。众人见此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回礼,高呼齐心协力、共度时艰!里正欣慰赞扬大家高义,开始分派具体任务,由陆宁之负责车辆的租赁及调配,赵元贞负责物资管理调配,陈绍白负责所有账目,曹雨生负责人员的组织和使用,而安子言负责监察各部及各村工作落实,同时配合自己走访各处,化缘筹集各类物资。

听闻要跟随老头儿抛头露面、四处化缘,子言心中暗忿,这糟老头子莫非与我有仇啊,怎么什么好事轮不到我,一天天竟坑我啊!我不要面子吗?真是岂有此理!投去埋怨目光被直接无视,看在灾民面子上,小子忍了。当里正再次强调众人手脚务必干净后小会终于结束,随之带着大家来到祠堂后方一个房间,将近日来接受的捐赠及往来账目等一起交由几人管理,在吩咐几句后领着安子言等人开始走街串巷、四处奔走。

第二日上午,在祠堂旁边的戏台中央放置着一个红布包裹的大木箱,其上采用黑色隶书书写的“捐”字尤为惹人注目,即使大家知道来意亦不免纷纷交头接耳,来人都是附近有较有名望的乡绅、地主、商人及闻询而来的村民,其中前三者坐在戏台两边的太师椅上捧着热茶,而村民大多站在台下,毕竟台下仅有两排凳子。

仪式开始,里正在搀扶下走到舞台中央,缓缓地端正身子后向左右及台下人群分别行礼,随之扯开嗓子用力道:“各位乡贤、各位父老乡亲,欢迎大家今日到此听我老人废话,众位都知晓而今大雪漫天寒气逼人,可怜我乡下贫苦百姓衣食无着、贫苦无依,更有不少家庭因此屋毁人亡,而今思之无不令人心痛万分!因此今召集各位前来,是希望大家能够慷慨解囊、救其于水火,谢谢大家!”

再次向台前深深一躬后,里正移步舞台一侧,紧接着刘员外款款来到木箱前,取出一张纸道:“有感于乡亲们生活遭难、处境艰难,今安里正带头组织募捐抗灾,某虽不才但愿献上绵薄之力协助里正,帮助乡亲们度过此难,因此某捐赠纹银五十两,粮食五十石,谢谢!”此话一出,场下掌声雷动,纷纷为其豪举喝彩加油,要知道而今粮价虽然大涨,但是一两银子能够买来的粮食依旧可观,何况还有五十石粮,先且不论粗粮、细粮,就是这数量,就足够十六亩的产出呀!有了刘员外开头,接下来各个乡绅、地主、商人纷纷慷慨解囊,纵是台下百姓亦伸出援手,总之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至此整个下午,一帮人忙地不亦乐乎, 将所有捐献所得银两入账,将粮食等物资入库。此次共获得捐赠银子四百余两,粮食五百多石,各种衣物百余件,虽未达到预期,但也值得庆幸,有了这些东西,那些乡亲的日子可以好过许多!

当日下午日落时分,大家收到各村村正送来的摸底资料,经过对所有资料深入的挖掘、分析,种种迹象表明因这场大雪带来的严寒及灾难排在首位,其次是粮食和冬衣、棉被之类,当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久而不决的事情,几乎年年如此,只是被今冬这场大雪掩盖了。经众人一个时辰的分析讨论,里正最终拍板以“抗冻防寒、治病救人为先,节衣缩食、居安思危为辅”的工作方针,第一各村庄分别设立暖房两至三处,家庭无力取暖者可免费在此休息但仅限于晚上;第二各村分别组织青壮年加固现有房屋,所有人工、材料费由账房陈绍白支付,但房屋的名单由里正亲自检验过后确定;第三对所有冻伤病患及时医治,所需医药费由账房陈绍白支付;第四购置一批二手的棉衣棉被分发各贫困家庭;第五各村暖房设置一处粥棚提供暮食,但来人仅限于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及年过五十五的老人;第五临近春节之时结算所有钱财及物资剩余,根据实施情况开展慰问,确保乡亲们过个好年。

主意既定,各人各负其责,开始一股脑儿地忙碌起来。这日赵元贞自外面回来,那苦大仇深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忍多看,问起缘由原来是木炭及二手衣物采购不顺。不用多猜,铁定是天气酷寒,一切有关物资统统大幅涨价,且以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金,能买到的实在有限。大家一起商议,决定将木炭换成石炭,可大大缩减成本,但石炭烟重且有毒该如何规避?众人一筹莫展,子言想起学院内的铁炉来,那时候每逢冬日课堂听讲,先生总会燃起火炉,不多久课堂内温暖如春。众人好奇问铁炉如何模样?子言一五一十道来,里正听罢拉起子言直接来到王老头的铁匠铺,然而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最终只能找到老瓦匠李师傅。里正告知其情后李师傅思之良久,决定一试,带着两人来到后院厨房,挪开铁锅后便拆了灶台,开始改造,到暮食时分依旧毫无结果,气的老夫人破口大骂,里正一个劲儿的赔不是,但李师傅却是充耳不闻,一心盯着灶台思来想去、反复琢磨。

深夜来临,面对满脸歉意的李师傅,两人难为情的拜别回家,最终决定购入一批破木头先用着,等资金宽裕在做计较,但二手棉衣棉被依旧令人犯难,坐在书桌前的子言一边吃饭一边思量着,想来想去想到同窗张子长,他们家不就是做生意的么,或许有办法呢!立刻修书一封,于第二日交给阿大前往驿站邮驿。两日后子言收到回信,但见信中所写,不禁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