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明也几乎在同一瞬间注意到了从车上下来的苏青靡,并热情地向她挥起手来,大声招呼道:“小苏啊,快点儿过来!这位就是咱们研究组专门派遣过来的小组长李文博。
等你这边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跟着他一块儿走。早点去那边也好早点开始投入工作呀!”
李文博闻声转过头来,面带微笑地看着朝他们走来的苏青靡,随即附和着李长明道:“李厂长您这么说可就不对啦,怎么能说是压榨年轻人呢?
其实啊,我们研究组的同事们早就盼望着小苏同志能够早日加入了,大家都特别好奇,究竟是怎样优秀的年轻人才能想出那样精妙绝伦的办法呢。
这不,今天一见,真是让我有种眼前豁然一亮的感觉呐!”
李文博看起来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模样,面容白净,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显得颇为斯文儒雅。
他那梳理得一丝不苟、光亮可鉴的头发,想必是使用了发油之类的产品精心打理过,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浓郁的书生气息。
就在这时,苏青靡对着李文博微微一笑,笑容虽淡却如春花绽放般动人。
与李长明道完别后,她转身轻盈地登上了前来迎接她的小汽车。
车子缓缓启动,沿着道路平稳前行。
坐在车内的李文博对待年纪远比自己小许多的苏青靡时,始终保持着一份敬重之意。
这种态度并非毫无来由,而是源自于郑学民在听完李长明打来的那个电话之后所梳理出来的清晰思路。
原来,研究组里足足有二十多位成员曾聚拢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了大半天,但仍有一些关键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其含义。
如果说这个独特的方法果真能对他们当下正在进行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的话,那么能够想出如此绝妙主意之人,其学识定然远远超越了整个研究组的众人。
毕竟,要想让这么多专业人士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面对他人给予的尊重,苏青靡自然也不会漠然置之,而是同样报以应有的尊重回应对方。
毕竟,她可不是那种真正患有躁狂症、不知礼数之人。
相反,她聪慧机敏且通情达理,深知相互尊重乃是人与人之间良好交往的基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