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5 世界第一港口

嘹亮的鸣笛声响起。

几艘货轮在码头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排队停泊在红川南码头。

末世过去了八年,这期间各基地都在持续发展和积极建设。

红川作为陆地面积最大的基地,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华夏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又因其土地面积的庞大,它也是华夏第一农业城市。

当初的东、南、西、北、四个简陋的码头,如今已经形成规模。

东码头和西码头被划分为军事码头,停靠着航母、战舰、潜艇。

部队也被迁到了这里,继续守护西南安全防线!

南码头和北码头则为民用码头。

从各基地赶来的货轮都在这里停泊、登记。

与敌国联盟大战时,为了向前线输送粮食、以及保障民众日常生存口粮,各基地开始大规模打渔。

战后,为了提高民众生存质量,以及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各基地开始努力发展水产业。

不再只是单方面的捕捞,重点更偏向于人工养殖。

经人工养殖再进行捕捞加工,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能持续保障水产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红川基地各项数据占据榜首。

无论是捕捞数量,还是后期养殖成绩,都远超十二座同胞基地。

残酷的大战时期,各同胞基地每天只能捕捞几百斤可食用海产品的时候,而红川基地一小时就能捕捞上千斤。

这得归功于红川一直以来都遥遥领先的农业发展!

因粮食产量充足,生活在红川的幸存者每日以五谷杂粮为主食。

偶尔结伴捕鱼,也只图个新鲜。

不像十二座同胞基地,土豆红薯都吃不上几口,幸存者想要生存就只能天天守在海边。

打上来的鱼类,并非个个都能食用,更多的变异有害。

末世十几年下来,十二座同胞基地的浅海区,已经无鱼可捕。

而粮食过剩的红川,海边随处可见游来游去的鱼群。

因粮食充足,有效的大力推动了后期水产业的发展事项。

当同胞十二座基地还在烦恼近海无食用鱼苗,红川已经派出几十艘小船,从不同方位开出几十海里,拿出混合了千里香的玉米往海里散,把鱼群往基地的方向引诱。

海边修了一块块的海田。

当鱼群被引到外围的海田,就会被进行人工筛选。

剔除一切变异鱼类,只留下可食用。

之后,再将鱼类赶进第二道海田,进行大小分类。

大鱼直接捕捞上岸,进行加工处理。

小鱼则进行不同品种的筛选,最终投放到不同的海田进行养殖。

红川自主生产的粮食是真的多,那些养殖的鱼苗吃了细糠、玉米、红薯粒,生长速度特别快。

这头,十二座同胞基地刚收集到最低指数的鱼苗数量,红川养殖的鱼苗已经成长到符合捕捞条件。

大家惊呼!

红川战绩可查,就连养个鱼都如此彪悍!

经过三年的发展,红川基地的海田一扩再扩,延绵十海里,站在海边一眼望不到头。

使出吃奶的劲儿也赶不上红川水产业的同胞基地,一合计,直接向京都递了一封联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