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默默点头。】
【然后。】
【给出了你自己的答案。】
【“这个常识性的问题。”】
【“一点也不难。”】
【“人被野狗咬,第一时间必然是将其打死,而不是放过野狗,也不可能去反咬野狗一口。”】
【“前者,愚蠢的善良,实则害人害己,危害世人。”】
【“后者,疯狂非常人,未能除掉祸害,与狗同类。”】
【“前后两个答案都不是正常的答案。”】
【“答案必然是不在这两个选择之中。”】
【“因此。”】
【“这从来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
【“而是要跳出思维陷阱。”】
【“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而在这打死野狗之后的处理之中,也是分为两个选择。”】
【“一是如你们这般打死野狗做成狗肉吃掉。”】
【“二是打死野狗,不吃掉,而是将其无公害处理掉,来一个废物利用。”】
【“考虑到很多人都担忧野狗有病,或者不吃狗肉,所以,绝大多数人的倾向选择,都是这第二个选择。”】
【“所以。”】
【“常识性的答案,就是如此。”】
【你为众人解答了刚才的问题。】
【就好像是出了一道高数题。】
【解开之后。】
【是要看过程是否合理。】
【而不是直接说出答案。】
【考过试的人都知道。】
【高数题直接给出答案。】
【是没有分数的。】
【没有解答与证明过程。】
【就只能判定是胡乱猜的与错误的。】
【毕竟。】
【高数还是很严谨的一门课程。】
【抱歉。】
【话题扯远了。】
【“你……你这些话,倒是说的没错,可是我们认可的常识,难道就不是常识吗?”】
【“难道非要少数人服从多数人才能叫做常识?”】
【“我们就爱打死野狗后吃狗肉!”】
【“这就是我们的常识!”】
【大肚腩中年走狗犟脾气来了。】
【他不认可你口中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