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魏谙罹患白血病10

改变原生家庭 墨雪灵溪 12113 字 2个月前

魏谚知道魏良淳的脾气,他是哪里都不会去的,只会守在自己的家乡,不会离开一步。

“爸,您手里大概还有个10万块钱吧?”魏谚问。

魏良淳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

魏谚说:“算算就知道了,我妈的白事上我给了您大概2万,我妈的丧葬费加抚恤金不到4万,这就6万,这么多年,您自己怎么也得存下个3万~4万吧!”

“嗯,我手里差不多有10万的养老钱。”

“到时候再跟魏语商量商量怎么办吧!”

“这个房子租到明年7月份,我养老的事儿等先把魏谙这事儿办完了再说吧!”

魏谚要走了,晚上刘清英请吃饭,魏谚跟父亲一起来到刘清英家。刘清英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已经是单位的二把手,整个人散发着知性的气息。

魏良淳进屋后,摘下帽子坐在了沙发上,刘清英问:“咋样啊,魏谙?”

魏谚摇了摇头说:“眼底出血了,意识也有些糊涂了,现在如果出院的话,可能活不了几天。”

“那还是在医院里住着吧,能活一阵儿是一阵儿。”

“嗯。”

此时,坐在沙发一旁的魏良淳哭了起来,他越哭越难受,越哭越伤心,以至于根本无法停下来。一个耄耋老人,哭得如此伤心欲绝,魏谚和刘清英不禁也跟着哭了起来,魏谚已经哭得说不出话,刘清英安慰道:“舅,别伤心了,这事儿谁也不想遇到,但是赶上了,谁也没有办法。别因为这个再伤了自己的身体,魏谙如果出院的话还得你照顾呢!”

“唉,谁能体会我这老年丧子的滋味啊?”

听到这话,刘清英也哭了起来,她边哭边安慰着魏良淳,魏谚擦干了眼泪,也去安慰魏良淳:“已然这样了,我们也救治他整整一年了,咱们都尽力了,没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一人一命运,咱们亲人都得想开一些。”

“唉,我看啊,他就是伺候你妈那两年累的。”

“他是个孝顺的孩子,这一点咱家亲戚们也都知道,得了这个绝症也是没办法。咱就别想那么多了,顺其自然吧!”

魏良淳沉浸在自己悲伤地情绪中,一时间走不出来。刘清英让他先看会儿电视,她跟魏谚去弄点火锅。

吃完饭后,魏良淳和魏谚就回家了,回到家中,魏良淳问魏谚:“明天就走了?”

魏谚说:“是,现在疫情防控这么厉害,再不走怕交通都要中断了。”

“你有钱买车票吗?”

“爸,我都上班这么多年了,别说买车票了,飞机票我也买得起了。”

“哦,那要不我给你煮俩茶鸡蛋带着车上吃?多给你煮点。”

“爸,不用了,我已经在超市买了点东西,我明天坐飞机走,一上午就到了,中午回家吃饭就行。”

“哦,那么快啊,明天中午就能到?”

“嗯,飞机很快。”

魏良淳落寞地回了自己的房间,独自在卧室里又念叨了好半天才睡去。

魏谚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田玉兰也曾这么问过她,感慨二十多年过去了,魏良淳依然活在那个年代,没有一丝丝改变。

第二天,魏谚戴了两层N95口罩,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就差没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具了,终于在肆虐的疫情中坐飞机返回了北京。

魏谚返回北京后不久,疫情居然在全国放开了。

12月上旬,魏谚的同事就先后被感染了,此期间,魏谙的意识时好时坏,已经无法|正常接打电话了,魏谚与他已经无法再进行交流。

魏谙偶尔会发个视频给魏谚,不看视频还好,看了之后,魏谚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骨瘦如柴的魏谙在床上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嘴里也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还时不时地用手拍床的护栏,似乎有什么不满的样子。

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唯一的命运就是走向死亡的时候,真的会变得特别乖张。

魏谙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遂向魏语提出要回家看一看。魏语在这所监牢一样的医院里真是憋闷得够够的,魏谙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他对着干,数落他、拍床、不戴纸尿裤,拉得到处都是还用手抓。

清醒的时候,魏谙说了好几次要出院,可是每次魏语要去办出院,他都退缩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出院,根本活不了几天,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他抗争过,憧憬过,努力过,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必然死亡的命运。这次,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去面对死亡。

魏谙回家后,亲戚朋友们都冒着疫情的风险来见他最后一面,他的几个发小每天都陪在他身边。

可惜好景不长,魏谙出院的第三天早晨,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魏语把已经准备好的寿衣给他穿上,简单办了一下葬礼。

魏谚在前一天感染了新冠,晚上高烧到38度多,浑身关节疼痛,无法起床。按照当地的习俗,不用等外地的亲戚回来的话,停灵一天就可以下葬,魏语就直接把魏谙遗体火化了。

火化的时候,火葬场排了长长的队伍,平时两三个小时就能结束,魏语整整等了一天一夜。

魏谚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联系魏语,通知了一直关心着他们的亲人,大家都感慨唏嘘这个39岁的男年轻居然拥有如此的命运。

魏谚在发烧休息在家,想起可怜的弟弟便痛哭流涕,情难自已,或许是情绪不佳,魏谚新冠恢复得也特别慢,整整一个多月才算过去了。

弟弟刚去那段时间,魏谚常常不自觉地眼泪就流了出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的心里都是弟弟在世时的好,弟弟的懂事、大气、明理、坚强、孝顺、仗义。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哪里得罪了死神呢?

魏谚开始不再同情那些因为什么车祸、飞机失事等意外死亡的人了,她真的觉得那样很好,一下子人就没了,没有那么多伤心、绝望、凄凉、痛苦,比起弟弟这样受尽折磨最后瘦得如同骷髅,活得如同人彘一样的因癌症死亡的病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哦,那要不我给你煮俩茶鸡蛋带着车上吃?多给你煮点。”

“爸,不用了,我已经在超市买了点东西,我明天坐飞机走,一上午就到了,中午回家吃饭就行。”

“哦,那么快啊,明天中午就能到?”

“嗯,飞机很快。”

魏良淳落寞地回了自己的房间,独自在卧室里又念叨了好半天才睡去。

魏谚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田玉兰也曾这么问过她,感慨二十多年过去了,魏良淳依然活在那个年代,没有一丝丝改变。

第二天,魏谚戴了两层N95口罩,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就差没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具了,终于在肆虐的疫情中坐飞机返回了北京。

魏谚返回北京后不久,疫情居然在全国放开了。

12月上旬,魏谚的同事就先后被感染了,此期间,魏谙的意识时好时坏,已经无法|正常接打电话了,魏谚与他已经无法再进行交流。

魏谙偶尔会发个视频给魏谚,不看视频还好,看了之后,魏谚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骨瘦如柴的魏谙在床上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嘴里也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还时不时地用手拍床的护栏,似乎有什么不满的样子。

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唯一的命运就是走向死亡的时候,真的会变得特别乖张。

魏谙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遂向魏语提出要回家看一看。魏语在这所监牢一样的医院里真是憋闷得够够的,魏谙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他对着干,数落他、拍床、不戴纸尿裤,拉得到处都是还用手抓。

清醒的时候,魏谙说了好几次要出院,可是每次魏语要去办出院,他都退缩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出院,根本活不了几天,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他抗争过,憧憬过,努力过,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必然死亡的命运。这次,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去面对死亡。

魏谙回家后,亲戚朋友们都冒着疫情的风险来见他最后一面,他的几个发小每天都陪在他身边。

可惜好景不长,魏谙出院的第三天早晨,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魏语把已经准备好的寿衣给他穿上,简单办了一下葬礼。

魏谚在前一天感染了新冠,晚上高烧到38度多,浑身关节疼痛,无法起床。按照当地的习俗,不用等外地的亲戚回来的话,停灵一天就可以下葬,魏语就直接把魏谙遗体火化了。

火化的时候,火葬场排了长长的队伍,平时两三个小时就能结束,魏语整整等了一天一夜。

魏谚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联系魏语,通知了一直关心着他们的亲人,大家都感慨唏嘘这个39岁的男年轻居然拥有如此的命运。

魏谚在发烧休息在家,想起可怜的弟弟便痛哭流涕,情难自已,或许是情绪不佳,魏谚新冠恢复得也特别慢,整整一个多月才算过去了。

弟弟刚去那段时间,魏谚常常不自觉地眼泪就流了出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的心里都是弟弟在世时的好,弟弟的懂事、大气、明理、坚强、孝顺、仗义。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哪里得罪了死神呢?

魏谚开始不再同情那些因为什么车祸、飞机失事等意外死亡的人了,她真的觉得那样很好,一下子人就没了,没有那么多伤心、绝望、凄凉、痛苦,比起弟弟这样受尽折磨最后瘦得如同骷髅,活得如同人彘一样的因癌症死亡的病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哦,那要不我给你煮俩茶鸡蛋带着车上吃?多给你煮点。”

“爸,不用了,我已经在超市买了点东西,我明天坐飞机走,一上午就到了,中午回家吃饭就行。”

“哦,那么快啊,明天中午就能到?”

“嗯,飞机很快。”

魏良淳落寞地回了自己的房间,独自在卧室里又念叨了好半天才睡去。

魏谚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田玉兰也曾这么问过她,感慨二十多年过去了,魏良淳依然活在那个年代,没有一丝丝改变。

第二天,魏谚戴了两层N95口罩,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就差没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具了,终于在肆虐的疫情中坐飞机返回了北京。

魏谚返回北京后不久,疫情居然在全国放开了。

12月上旬,魏谚的同事就先后被感染了,此期间,魏谙的意识时好时坏,已经无法|正常接打电话了,魏谚与他已经无法再进行交流。

魏谙偶尔会发个视频给魏谚,不看视频还好,看了之后,魏谚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骨瘦如柴的魏谙在床上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嘴里也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还时不时地用手拍床的护栏,似乎有什么不满的样子。

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唯一的命运就是走向死亡的时候,真的会变得特别乖张。

魏谙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遂向魏语提出要回家看一看。魏语在这所监牢一样的医院里真是憋闷得够够的,魏谙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他对着干,数落他、拍床、不戴纸尿裤,拉得到处都是还用手抓。

清醒的时候,魏谙说了好几次要出院,可是每次魏语要去办出院,他都退缩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出院,根本活不了几天,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他抗争过,憧憬过,努力过,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必然死亡的命运。这次,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去面对死亡。

魏谙回家后,亲戚朋友们都冒着疫情的风险来见他最后一面,他的几个发小每天都陪在他身边。

可惜好景不长,魏谙出院的第三天早晨,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魏语把已经准备好的寿衣给他穿上,简单办了一下葬礼。

魏谚在前一天感染了新冠,晚上高烧到38度多,浑身关节疼痛,无法起床。按照当地的习俗,不用等外地的亲戚回来的话,停灵一天就可以下葬,魏语就直接把魏谙遗体火化了。

火化的时候,火葬场排了长长的队伍,平时两三个小时就能结束,魏语整整等了一天一夜。

魏谚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联系魏语,通知了一直关心着他们的亲人,大家都感慨唏嘘这个39岁的男年轻居然拥有如此的命运。

魏谚在发烧休息在家,想起可怜的弟弟便痛哭流涕,情难自已,或许是情绪不佳,魏谚新冠恢复得也特别慢,整整一个多月才算过去了。

弟弟刚去那段时间,魏谚常常不自觉地眼泪就流了出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的心里都是弟弟在世时的好,弟弟的懂事、大气、明理、坚强、孝顺、仗义。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哪里得罪了死神呢?

魏谚开始不再同情那些因为什么车祸、飞机失事等意外死亡的人了,她真的觉得那样很好,一下子人就没了,没有那么多伤心、绝望、凄凉、痛苦,比起弟弟这样受尽折磨最后瘦得如同骷髅,活得如同人彘一样的因癌症死亡的病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哦,那要不我给你煮俩茶鸡蛋带着车上吃?多给你煮点。”

“爸,不用了,我已经在超市买了点东西,我明天坐飞机走,一上午就到了,中午回家吃饭就行。”

“哦,那么快啊,明天中午就能到?”

“嗯,飞机很快。”

魏良淳落寞地回了自己的房间,独自在卧室里又念叨了好半天才睡去。

魏谚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田玉兰也曾这么问过她,感慨二十多年过去了,魏良淳依然活在那个年代,没有一丝丝改变。

第二天,魏谚戴了两层N95口罩,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就差没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具了,终于在肆虐的疫情中坐飞机返回了北京。

魏谚返回北京后不久,疫情居然在全国放开了。

12月上旬,魏谚的同事就先后被感染了,此期间,魏谙的意识时好时坏,已经无法|正常接打电话了,魏谚与他已经无法再进行交流。

魏谙偶尔会发个视频给魏谚,不看视频还好,看了之后,魏谚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骨瘦如柴的魏谙在床上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嘴里也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还时不时地用手拍床的护栏,似乎有什么不满的样子。

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唯一的命运就是走向死亡的时候,真的会变得特别乖张。

魏谙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遂向魏语提出要回家看一看。魏语在这所监牢一样的医院里真是憋闷得够够的,魏谙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他对着干,数落他、拍床、不戴纸尿裤,拉得到处都是还用手抓。

清醒的时候,魏谙说了好几次要出院,可是每次魏语要去办出院,他都退缩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出院,根本活不了几天,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他抗争过,憧憬过,努力过,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必然死亡的命运。这次,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去面对死亡。

魏谙回家后,亲戚朋友们都冒着疫情的风险来见他最后一面,他的几个发小每天都陪在他身边。

可惜好景不长,魏谙出院的第三天早晨,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魏语把已经准备好的寿衣给他穿上,简单办了一下葬礼。

魏谚在前一天感染了新冠,晚上高烧到38度多,浑身关节疼痛,无法起床。按照当地的习俗,不用等外地的亲戚回来的话,停灵一天就可以下葬,魏语就直接把魏谙遗体火化了。

火化的时候,火葬场排了长长的队伍,平时两三个小时就能结束,魏语整整等了一天一夜。

魏谚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联系魏语,通知了一直关心着他们的亲人,大家都感慨唏嘘这个39岁的男年轻居然拥有如此的命运。

魏谚在发烧休息在家,想起可怜的弟弟便痛哭流涕,情难自已,或许是情绪不佳,魏谚新冠恢复得也特别慢,整整一个多月才算过去了。

弟弟刚去那段时间,魏谚常常不自觉地眼泪就流了出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的心里都是弟弟在世时的好,弟弟的懂事、大气、明理、坚强、孝顺、仗义。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哪里得罪了死神呢?

魏谚开始不再同情那些因为什么车祸、飞机失事等意外死亡的人了,她真的觉得那样很好,一下子人就没了,没有那么多伤心、绝望、凄凉、痛苦,比起弟弟这样受尽折磨最后瘦得如同骷髅,活得如同人彘一样的因癌症死亡的病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哦,那要不我给你煮俩茶鸡蛋带着车上吃?多给你煮点。”

“爸,不用了,我已经在超市买了点东西,我明天坐飞机走,一上午就到了,中午回家吃饭就行。”

“哦,那么快啊,明天中午就能到?”

“嗯,飞机很快。”

魏良淳落寞地回了自己的房间,独自在卧室里又念叨了好半天才睡去。

魏谚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田玉兰也曾这么问过她,感慨二十多年过去了,魏良淳依然活在那个年代,没有一丝丝改变。

第二天,魏谚戴了两层N95口罩,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就差没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具了,终于在肆虐的疫情中坐飞机返回了北京。

魏谚返回北京后不久,疫情居然在全国放开了。

12月上旬,魏谚的同事就先后被感染了,此期间,魏谙的意识时好时坏,已经无法|正常接打电话了,魏谚与他已经无法再进行交流。

魏谙偶尔会发个视频给魏谚,不看视频还好,看了之后,魏谚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骨瘦如柴的魏谙在床上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嘴里也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还时不时地用手拍床的护栏,似乎有什么不满的样子。

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唯一的命运就是走向死亡的时候,真的会变得特别乖张。

魏谙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遂向魏语提出要回家看一看。魏语在这所监牢一样的医院里真是憋闷得够够的,魏谙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他对着干,数落他、拍床、不戴纸尿裤,拉得到处都是还用手抓。

清醒的时候,魏谙说了好几次要出院,可是每次魏语要去办出院,他都退缩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出院,根本活不了几天,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他抗争过,憧憬过,努力过,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必然死亡的命运。这次,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去面对死亡。

魏谙回家后,亲戚朋友们都冒着疫情的风险来见他最后一面,他的几个发小每天都陪在他身边。

可惜好景不长,魏谙出院的第三天早晨,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魏语把已经准备好的寿衣给他穿上,简单办了一下葬礼。

魏谚在前一天感染了新冠,晚上高烧到38度多,浑身关节疼痛,无法起床。按照当地的习俗,不用等外地的亲戚回来的话,停灵一天就可以下葬,魏语就直接把魏谙遗体火化了。

火化的时候,火葬场排了长长的队伍,平时两三个小时就能结束,魏语整整等了一天一夜。

魏谚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联系魏语,通知了一直关心着他们的亲人,大家都感慨唏嘘这个39岁的男年轻居然拥有如此的命运。

魏谚在发烧休息在家,想起可怜的弟弟便痛哭流涕,情难自已,或许是情绪不佳,魏谚新冠恢复得也特别慢,整整一个多月才算过去了。

弟弟刚去那段时间,魏谚常常不自觉地眼泪就流了出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的心里都是弟弟在世时的好,弟弟的懂事、大气、明理、坚强、孝顺、仗义。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哪里得罪了死神呢?

魏谚开始不再同情那些因为什么车祸、飞机失事等意外死亡的人了,她真的觉得那样很好,一下子人就没了,没有那么多伤心、绝望、凄凉、痛苦,比起弟弟这样受尽折磨最后瘦得如同骷髅,活得如同人彘一样的因癌症死亡的病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哦,那要不我给你煮俩茶鸡蛋带着车上吃?多给你煮点。”

“爸,不用了,我已经在超市买了点东西,我明天坐飞机走,一上午就到了,中午回家吃饭就行。”

“哦,那么快啊,明天中午就能到?”

“嗯,飞机很快。”

魏良淳落寞地回了自己的房间,独自在卧室里又念叨了好半天才睡去。

魏谚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田玉兰也曾这么问过她,感慨二十多年过去了,魏良淳依然活在那个年代,没有一丝丝改变。

第二天,魏谚戴了两层N95口罩,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就差没穿防护服戴防护面具了,终于在肆虐的疫情中坐飞机返回了北京。

魏谚返回北京后不久,疫情居然在全国放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