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当十钱

风流大宋 林二虎 3397 字 10天前

一心想要登顶人臣之极的蔡京,自然不甘心于胡党的掣肘与权力分润。只是老于谋算的他,深知凡事必先有谋划方能有收获。

胡党的优势有二,必须逐一针对,再进行瓦解。

其一在西军,这是赵佶登位之后所希望自己能有文治武功的后者依托。

西军原本的精神领袖章楶,已于崇宁元年七月底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赵佶下诏追赠他为右银青光禄大夫,后又加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谥号“庄简”。章楶子孙皆从文,留在江淮苏州生活,不曾涉足军务。

实际上在章楶离开陕西后,西军诸将便慢慢分为两派,一派为老西军,大多偏向熙河经略安抚使王厚,并随之向青唐地区发展;一派为新西军,大部分都参加过当年秦刚在渭州开的讲武堂,之间关系比较松散,但大多都与赵驷保持着联系。

王厚本来与胡衍在首次青唐开边战事中有所合作,崇宁元年时,奉旨与童贯再次合作进行二次青唐开边,老西军基本上算是与胡党关系匪浅。

而新西军更是由于赵驷明确支持了胡衍,算得上是胡党的势力范围,高俅更是在胡衍的安排下,去西军那里参加了几次必胜的战斗,既刷到了军功,又在那里拉拢了不少的军官。

虽然如此,蔡京对西军依旧没有放弃。因为他清楚,如今的大宋,南军孱弱、北军荒弛,东部的水师还在建设,唯一具有战斗力的便就是西军。

而对于无论是童贯与王厚的交情,还是胡衍通过赵驷对基层部将的影响,他都不以为然。

因为大宋以文制武的历史悠久,控制西军的关键还是在重树一个类似章楶这样的文臣。所以,在选来选去之后,他便看中了章楶的门生陶节夫。

陶节夫,字子礼,江西鄱阳人。绍圣四年的进士,因为在章楶知广州时曾以智平盗突显才干,而被其收为门生,之后带至泾原路提拔并重用,也在西军中有了不俗的基础。

陶节夫在章楶离开陕西时还有点迷惘,因为章楶不愿结党,对于自己的门生也只是留下了几句勉励之语。而为了自己的明天与前途,陶节夫必须要寻找另外的大树,所以在蔡京一有伸手之意后,便毫不犹豫地倚靠了上去。

崇宁元年,陶节夫被蔡京召回京城做了讲议司检讨官,负责了一段兵事事务。蔡京见其通晓用兵,又对自己言听计从,便十分满意,便很快给他加封了虞部员外郎,并在崇宁二年三月时,将他迁为陕西路转运副使,然后转徙为知延安府、鄜延路经略使。

陶节夫的特点就是:他极好地继承了章楶的垒筑浅攻战术,在对阵西夏人的战场上,屡获胜绩。然后,他还发挥了自己善于招抚的才能与手段,在鄜延地区展开各种招抚活动,惹得西夏边关将士心猿意马,时不时地就会有人投奔大宋。

最关键的是,在做这些事情时,一方面他会借机虚报费用,将所得尽数贿赂给蔡京;另一方面在报功请赏之时,都会十分谦恭地将这些谋划、决策的功劳归于蔡京。

所以,陶节夫在蔡京赏识下,坐稳了鄜延路主官之位,又先后加为集贤殿修撰、显谟阁待制等职。并成为了蔡京一党为赵佶崇宁开边建功的重要功臣。

胡党的优势二在于商税。

胡衍毕竟还是盟友,他在海贸领域的优势也不可替代。蔡京当然不会不知轻重地自己派人进去强行分利,也不会昏了头对这些事务进行破坏以至于自毁阵脚。所以,蔡京所想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当年跟着王安石研究学习了不短时间的财政知识优势,对于赵佶尤其重视的开财盈库之举,他正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重大计划想要推行。

在蔡京的心中,这个计划一旦成功,他将成为这个朝堂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臣,而且还可展现出他“点石成金”的神来之笔。

这个计划就是:折十钱!

所谓折十钱的想法源自于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折二钱,也就是由朝廷新铸一种新铜钱,个头在一枚铜钱与两枚铜钱之间,但是却可当成两文钱使用。

折二钱出现的背景有两点,第一,大宋的铜价比铜钱贵,所以此前民间几乎无人铸私钱,反而会收集铜钱融掉,再铸铜器,导致市场上不时会出现铜钱荒;第二,宋人从皇室到商人百姓都喜欢存钱,而且是存在自己家里的库窖中,不再重新进入市场,从而更加剧了市场上的铜钱荒!

王安石推行的折二钱,关键意义就在于短时间解决了钱荒,让市场上有钱可用,虽然会有昔日藏钱的宗室官绅反对,但在锐意改革的神宗皇帝坚持下,很快收到了成效。而朝廷铸造折二钱降低了用铜的成本,赚取了不少的收益,这只是副产品。而折二钱虽然低于了铜价,但低得不多,加上严厉的法律打击,私铸当二钱的现象也极少。

可惜的是,蔡京并没有什么货币的观念,就只是简单地总结了折二钱能够解决市场缺钱的矛盾、还能降低铸钱成本,然后能给朝廷带来惊人的财富。蔡京让人算过折二钱可以赚到的钱,如果改成折十钱的话,那就是整整扩大到五倍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表面工作还是蔡京极为擅长的,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随意推行,他专门挑了已经更换成自己亲信的陕西五路地区,在今年五月份,先试着发行了折五钱。

几个月下来,陕西地区对于折五钱的反应还算正常。于是蔡京也就放心了,下令按照陕西大钱形制正式铸造折十钱,限当年铸行,其中铜钱折十钱三亿文,铁钱折十钱二十亿文。

蔡京原本认为,既然百姓对于折五钱是能够接受的,那折十钱不过就只比折五钱大一倍,应该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