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端阳诗会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427 字 3个月前

还有建议可以在县里新建县学,以便形成多层次教学;

林武功则是重点介绍了今年准备参加秋季取解试的学生情况,其中有意地提到了秦刚,说此子不仅之前学业优异,今年开始学习策论写作后,文笔甚佳,并且观点颇有见地。最后还提到了他所作的那半阙《丑奴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毛滂第二次听到秦刚之名,重点又听了林武功所转述的词句后,反复吟诵了几次之后,也禁不住击椅称赞:

“好一句‘为赋新诗强说愁’。不瞒各位,毛某昨日刚为此子发明的修城水泥一事而上报了朝廷,此次再听闻到了他的佳词好句,心里是不胜欢喜啊!如此一个有为有才之学子,我可是真的想见他一见!”

林武功本就是想把秦刚推出来,见到这次刻意的推荐起了效果,便顺势提议:“正好后日就是端阳日,泽民兄既有此爱才之心,我想不如以我军学之名办一场‘端阳诗会’,邀四乡名士一聚见证,再让高邮各家学堂派出优秀学子参加比试,岂不是美事一桩!”

毛滂欣然同意。

新来的知军喜文重教,令军学三人倍感鼓舞,况且这次端阳诗会,仅以毛滂的诗词之盛名参加,必然将是传诸四方的文坛佳话,大家回去便赶紧筹划准备起来。

林武功特别给马伦带话,嘱咐其除了他自己带头参加以外,选派的学生中一定要带上秦刚。

端阳节到了。

早在几天前,小妹就开始吵着要包角黍吃,一开始秦刚还没听懂,再听之后才明白:角黍就是宋时的粽子,此时多用的是菰叶而不是之后的箬叶,里面包的也都是黍米而不是之后的糯米,所以都还叫它角黍。而后世习惯的用箬叶包糯米而成的粽子要到元、明才会逐渐出现。

秦刚突然想到,张家积压的那么一大批的糯米,要是能推迟个一两百年,大家开始习惯用糯米包粽子的话,估计也能趁此机会脱困啊。但是,如今,哈哈!

角黍多为家中女人包制,并会用于邻里间的相互馈送,街坊知道秦家缺少当家的女人,早就有人给他家送了一些过来。而秦福也以自家的咸鸭蛋回赠。

秦家庄也送来了许多菖蒲,还有庄里妇人用艾草编制的虎头冠,当然这些都是可以放于秦家杂货铺里售卖,老百姓过端阳节时,都需要买些回去作辟邪之用的。

秦刚看到大家还有系彩线打络子的习俗,便又让谈建去庄上寻手巧之人,打出了数百只彩线织成的小网兜,其中装上咸鸭蛋与双黄咸鸭蛋,挂在店铺里,又是引来好一批抢购的生意。

由此开始,端阳节里买咸蛋彩络子便成了新习俗。

到了午后,秦刚穿戴整齐,便前往城里的军学赴会。

还没走近,就看到附近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都是读书人。年长的多半都是本地的文人名士。

年轻的人中,要么是在军学里读书的贡生,要么就是像他一样由各家学堂推荐来的优秀学子。

秦刚拿着夫子给的请帖给看门人验过后,便第二次踏进了这所学府。

进去后便有人指引,直接离开了原先通向学舍的主道,而是拐向朝西的小径,穿过一道门洞,居然就来到隔壁的东园。

走进去,只见园中植被披榛斩莽,窥幽睨胜,煞有格调。然后便看见有一排高大厅房,大约十间有二,中间最为开阔,上有匾书“时燕”二字。

这端阳诗会便是办在这时燕堂中,堂中放得下近十张圆桌,桌上置有一些茶水果点。除了正中的主桌之位尚还空着之外,其余八九张桌子都陆续已坐了人。

其中有一桌里坐了自己的老师马伦,其他各人应该是其他学堂的夫子。

秦刚赶紧走过去给自己的夫子行礼。马伦微微点了点头,指着过去的第二桌说:“赶紧过去坐下吧,你的几位同窗都早到了。”

秦刚再次行礼后,便走了过去。

这次诗会,林教授给了马伦四个学生的名额,当然也包括了张徕,毕竟他的学业一向还是不错的。只是此时的他,却显得精神困顿,无精打彩。

秦刚不由地心里一笑,这才多大的挫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