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历史不会重演

手机里的大明朝 叫天 2826 字 3个月前

胡季犛有这个打算,是真有底气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众亲叛离,明军打进安南之后,他的手下,还有陈朝遗老纷纷背叛他,帮明军打他,所以就迅速击溃了他。

也是这个原因,在明国把安南纳入版图之后,那些原本帮明军的陈朝遗老等等就不甘心了,纷纷反叛,前后好几次。

如今,明军开始进攻之前,打出的旗号,不是要帮陈朝复国,而是要收复华夏故土。

这么一来,安南就空前团结了起来,和原本历史上的情况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胡季犛的长子,卫王胡元澄还精通火器,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因为他精通火器,被明军俘虏之后免死,还被官让他给明军打造火器了。

这个位面上,安南上下一心,他就打造了更多的火器给军队用,这也是胡季犛的底气之一。

在胡季犛旨意下了之后,安南这边的探马很快就摸清了明军的情况,并上报到了胡季犛这里。

前方探马反复确认,消息确凿,说明国主帅不能服众,和其他几个副将有矛盾,因此,主帅这一路人马进军迅速,但是其他两路人马却是磨磨蹭蹭,进军缓慢,才造成了如今这种看似明军主帅所部人马前出的状况。

胡季犛收到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喜,对他的文武官员说道:“明军将帅不和,此乃兵家大忌。如果我们依旧采用之前的策略,以江阻拦明军而久战之,则明军另外两路人马迟早会赶上来。明国皇帝那边也肯定会收到消息,从而改变这种将帅不和的局面。故朕以为,必须抓住这次战机,一举粉碎明军之进攻,振我胡朝声威!”

他分析得也确实有道理,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一时之间,大殿内的武将,纷纷请战。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要是能领兵打赢明军,那個人的声望绝对会一下刷满。

胡季犛自然不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当即大声喝道:“明国欺我国小人少,恃强凌弱,朕身为胡国皇帝,岂能容忍明国之欺凌,朕要天下人知之,只要朕身为胡国皇帝一天,就绝不允许他国欺凌我胡国。”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底下文武官员,做出一脸决然之色,继续大声说道:“朕意已决,亲自领军出征,灭来犯之敌!”

安南这边的皇帝,也确实有亲自领兵的传统,当然,打败仗的也不少。

胡季犛当臣子的时候,就曾随驾出征,打了败仗之后,把皇帝都丢了,自己落荒而逃。

当然,他也有亲自领兵打胜仗的时候。

此时,他这不容置疑的说话,便是最后决断了。旨意一下,安南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原本安南主力都缩在江南,如今便要开始渡江北上,迎击明军。

安南的五十万大军,十万留守,另外四十万分三路渡江,准备用重兵包围明军主帅所部三万人马,然后一举歼灭之。

这么多的人马,所引发的动静非常大。哪怕明军只是客军,当地人就没有帮明军的,也肯定知道了一些消息。

明军中军大营这边,主帅张辅收到消息之后,便从亲卫手中拿过来对讲机,按下按钮开口说道:“已经引蛇出洞,你们要做好准备了。记住,外松内紧。完毕。”

“收到,完毕。”

“收到,完毕。”

对讲机中,前后传出两个声音,都是带着兴奋之意。

很明显,明军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将帅不和,那都是营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虽然是孤军突出,但是有对讲机联系,也能第一时间增援.很明显,这是一个给安南人准备的陷阱而已。

张辅在用对讲机通讯完了之后,便立刻下令,全军占山扎营,准备防御工事。

于是,明军这边也迅速行动了起来。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张辅甚至还连续派出几波信使,赶往后方求援。

很自然的,明军的动静,也被安南探子察觉,报了上去。

此时,安南的四十万大军,已经过江二十五万,依旧是分为三路,在向明军主帅所在位置包围过去。

安南胡国的皇帝胡季犛则刚刚过江,就收到了有关明军应对的消息。

这一听之下,胡季犛连忙和他的将领商议,结果一看地形之后,便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心情格外畅快。

他的臣子不解,胡季犛心情好,便给他们解释道:“明国有一本书叫《三国通俗演义》,这可都是根据史实而写,那写书的人更是经过元末战事,是张士诚的谋主……”

他的臣子听到这些话,有些莫名其妙,这不是在商议军情么,怎么就扯到明国人写的书上去了?

胡季犛看到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怎么想,也不意外,继续说道:“这书中有一段,叫做诸葛亮挥泪斩马稷,你们可有了解?”

他的臣子听了,皆是摇头.诸葛亮是有听说过,但是这个诸葛亮挥泪斩马稷却是没听说过的。

罗贯中编写《三国通俗演义》,并不是完全根据《三国志》来写的,而是其中不少故事,在当时已经有流传的。

此时,就听胡季犛对他的这些臣子说道:“那马稷原本被定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因此被诸葛亮委以重用,北伐之时托付重担个,驻守街亭。结果你们道怎么样?”

他原本是外戚,文臣出身,讨得陈朝皇帝的欢喜,此时不知觉间,又把他吊人胃口的口才用了出来。

他的这些臣子听到这些话,果然也是感兴趣,纷纷竖着耳朵听。有会拍马屁的,便纷纷开口和他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