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整体来看招商活动暂时停滞不前。”
稍作停顿,老郭再次感慨道:“之前我去羊城和东瀛的时候遇见了很多当地的企业家们。”
“他们中绝大多数对当前提供的招商引资措施不太满意。”
“很大可能未来的条款会有变动吧,否则吸引外来的资金恐怕很难啊。”
“无论是狮城还是东瀛,在引资时都会提供非常便宜的土地资源。”
“特别是狮城那边,简直是低价甚至是近乎赠送的土地使用权,才吸引了大量企业家前来投资建厂。”
“但是我们这里不愿意放弃过多利益。也不愿意给出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
“必须通过合资形式。而且缺少自由控制权,导致收益减半的情况,都是这些投资者所不能接受的。”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老郭说的确实没错。
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这样做也是必要的。
只可惜,整体环境就是这样。
何雨柱也拿不准,这种坚持还能持续多久。
或许就像老郭所说的,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资,最终可能还是得妥协吧。
第二天,
何雨柱回复了徐主任。
二十万的广告费,让整个电视台都惊呆了。
当时人们月收入大多六七十,一年下来挣不到一千。
这样一个简单的广告竟要价二十万,简直是天方夜谭。
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当天就把这个广告做出来了,在一台上循环播放。
仅仅一张可乐的图片,配的广告词也相当简单:非常可乐,红色国人自己的可乐。
电视节目不多,民众把这则广告当作娱乐看,纷纷好奇询问这款可乐究竟是什么。
广告播放的第二天,友谊商店里咨询这款可乐的人络绎不绝,还卖出去了六百多瓶。
这件事让经商多年的老郭大为震惊。
一瓶非常可乐售价两元,在将来或许很普通,但在这个人均月收入不过百的时代,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
从一天卖不出几瓶,一下子跃升到日销量突破六百多瓶,显示出了这个市场强大的购买力。
短短三天内,“非常可乐,红色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个广告语就传遍了整个城市,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新话题。
友谊商店的可乐销售量稳定在了一千多瓶。
喝这款可乐也被视作一种高档的行为,人们觉得能尝到非常可乐是一种值得炫耀的事情。
就连向来淡然处世的冉秋叶,也都好奇地问过好几次这饮料到底好不好喝。
这样出色的广告效果,连何雨柱自己都感到意外,甚至引来了阿姨的电话询问。
次日,《工人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条广告带给我们的启示》的评论文章,肯定了广告作为一种新事物的意义,像是某种信号一般。
当天,徐主任认真考虑之后,找到了一家外国的手表品牌雷达,想要尝试投放电视广告。
但是涉及到国际关系,没有具体指导方针,徐主任对此犹豫不决。
“何指导,这事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