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河东世家、拓跋北逃

雍凉风云 黄油之手 2075 字 3个月前

代国都城盛乐一带是拓跋部的地盘,平城、新平城周边则是白部、独孤部的势力范围,以二城作为缓冲归于分辖新附乌桓的南部大人治下。

代国的鲜卑人将归附的各部落都称作乌桓,独孤部就是其中之一,前赵靳准之乱(319年),在时为前赵都城的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尽诛刘氏,掘刘渊、刘聪陵墓,同年刘曜在长安称帝,石勒亦在襄国建立后赵。而残留在并州北部的匈奴遗民,一部分形成了独孤部,另一部分逃入山中融入当地的部落被称作稽胡,屠各、宇文、沮渠、贺兰、铁弗等部也与之类似,都是匈奴后裔形成的新部落。

白部鲜卑原居白山(今大兴安岭一部,内蒙赤峰以西),也因此得名,加上白为素色,也称素和部。前赵时,白部鲜卑已驻牧于并州东北部的雁门、新兴两郡,与雁门一带的铁弗部都依附于前赵刘氏,后来双方联兵攻打晋朝并州刺史刘琨,被拓跋猗卢遣拓跋郁律率援军击败后,铁弗部逃入朔方,白部再次降附于拓跋部。

而在晋阳(今太原)以北地区,一些小部落又依附于白部鲜卑,其中有两支契胡部落,一支因为世居尔朱川(今山西西北朱家川,流经神池、五寨、保德),遂以居住地为氏,称尔朱部,另一支在新平城西南,马邑县(今朔城区)北,称侯骨部。

契胡与羯人同源,后赵石氏是因为分散到上党武乡羯室(今山西榆社),才称羯胡,契胡最早是汉时从北匈奴分化出来的一支,前赵刘氏则是东汉时内附的南匈奴后裔。

地域歧视直到现代都多多少少的存在,魏晋之世尤其重视门第,羯人一直都是整个鄙视链的最底端之一,除了被中原人士看不起,还被别出于匈奴的其他各部欺压,所以尔朱、侯骨两部才宁可依附于鲜卑,也不投向同样出自匈奴的铁弗部和独孤部。

而在当时的河东大姓之中,汾阴(今山西万荣)薛氏也是类似的遭遇,东汉末,沛国相县人薛兰与张俭、檀彬、褚凤、张肃、冯禧、魏玄、徐干并称八俊,在吕布麾下时,于巨野被曹操所杀,其子薛永随刘备入蜀,蜀汉灭亡后,薛氏作为豪强家族被从蜀地内迁至河东,作为外来者,在所难免的受到中原世家排挤。

其实在曹魏、西晋时,薛氏几代人一直都担任二千石高官,却还是被蔑称为河东蜀薛,不仅不能与一流高门相提并论,连二、三流的次级士族也与之划清界限。

河东世家里,安邑(今运城夏县)卫氏卷入西晋皇室与外戚的争斗,八王之乱前夕就已衰落。闻喜裴氏在曹魏至西晋时,与琅琊王氏同盛一时,时人好比论品评人物,将两家杰出之人对比,有八裴八王之称,但八王之乱及永嘉南渡以后,裴氏也已大不如前,与解县(今运城盐湖区解州镇)柳氏都已经跌落为次级士族。

永嘉之乱时,北方大族大多数都选择了一部分人留守乡梓,出仕胡人政权,一部分人南迁。裴氏侨居于寿阳,柳氏则侨居于襄阳,因为地处长江防线要地,多以边将作为入仕起点。

也就是一度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结盟抗衡桓温的太原王氏,勉强挤进了东晋的权力中枢,但与前两者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河东有表里山河之险,薛氏因为受到其他世家蔑视,所以并未南渡,但历经前赵、后赵,直至前秦伐代时,一直都是凭河自固,拒不出仕,聚族筑坞壁而居,以部族武力割据一方,不效命但也不反对。而且这么做的并不止薛氏一家,当时的北方,尤其是函谷关以西的河东、弘农、三辅可以说是坞堡林立,胡汉各族皆是如此,比如苻坚之所以看重隐士王嘉,就是因为他对三辅各地坞堡主的号召力,而薛强作为河东大姓薛氏的首脑人物之一,也是前秦重点拉拢的对象。

薛氏在薛永之孙薛懿之后分为南、西、北三房,西房的薛强是薛懿曾孙,王猛尚未入仕前秦时,二人就是志趣相投的好友。桓温第一次北伐驻军灞上时,王猛身着短褐进入军营拜见,扪虱而谈旁若无人,期间就推荐了薛强。薛强随即从商山赶去会面,但他认为桓温空有大志而无法成就功业,于是很快离去,走时还劝王猛一起。前秦立国后,苻健在裴氏堡(今垣曲古城镇东南)侨置幽州(353年),与击败冉魏占有河北大举南下的前燕连连交战,薛强为此避居到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