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
密集的马蹄声,突然在宁北村村外的干道上响起。
接着,一些田野中劳作的村民,听到动静,纷纷直起腰来。
然后,他们就看到一队身姿挺拔,披着崭新铠甲,骑着一匹匹高壮河曲马的骑兵,正沿着蜿蜒的道路快速前行。
望向这群异常威武彪悍的骑军。
一个刚刚从关中来到幽州不久的村民,面露忧愁,喃喃开口道。
“这莫不是又要打仗了?”
听到他的话,不远处的一个幽州本地村民,也停下手中的农活。
他先是望了一眼那朝着村子而去的骑兵队伍,又看了看身旁面露忧愁的关中老乡,面露洒脱,不以为意的笑着说道。
“你这是少见多怪,陛下不是派了十万大军前去讨伐突厥了吗?出现兵马调动不是很正常。”
“就是,再说了,我们这边可是毗邻突厥,打仗有什么稀奇的?”
另一位幽州本地村民也凑了过来,接上话茬。
“咱这地儿,时不时就有军队往来,为的就是震慑那些突厥蛮子,保咱们这一方安宁。你看这些骑兵,甲胄鲜明,气势不凡,看起来比一般的骑军还要精锐几分,指定是燕王殿下麾下的精锐。”
说完,怕那个关中老乡不相信,他又补充了一句道。
“你就放心好了,在我们幽州境内,自从太上皇登基伊始,就没有再遭受过太大的战乱侵袭。”
听到这些,原本还满心忧虑的关中老乡,神色稍稍缓和了些,可眼中仍残留着一丝不安。
正所谓,兵是将的胆,将是兵的魂,有这样一群看着就安全感爆棚的骑兵。
那幽州本地村民瞧出了他的心思,胳膊一甩,双手抱着胸,下巴微微扬起,眼神里透着几分自豪道。
“你就把心安回肚子里好了,咱们这儿现在可是有燕王殿下镇守,要知道,咱殿下一开始可是被绑架来到了这,结果,殿下硬是凭借着他过人的智慧,成功脱困,后面更是为了报仇,只身上了那勾注山。”
“勾注山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仗着知晓一些外地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那位幽州的本地村民,朝着那个听的正起劲的关中老乡,卖弄起自己的见识来。
一旁同为本地人的汉子见状,也是乐呵呵的在一旁看起了热闹来。
作为社会最为底层的老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日都是为了口腹生计忙碌,平日里也没有可供消遣的娱乐。
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间,就是与这些同村的乡亲们,坐在一起,吹吹牛,聊聊所谓的国家大事......
见到关中来的老乡,老老实实的摇了摇头,一脸好奇地看着他。
“咳咳咳...”
心满意足的他,清了清嗓子,换上了一副神秘的面孔,压低着嗓音说道。
“你应该知道隋末之乱吧?那勾注山上,就是集满了隋朝、各路反王的残军、土匪、以及活不下去的流民,多股势力鱼龙混杂,在那险峻之地安营扎寨,占山为王。”
“而我们燕王殿下,就是凭借他的智慧,短短半个月之内,就将大半个勾注山内的山匪,收归己用,随后更是带着袭击了突厥的朝贡队以及一支两千人的骑兵。”
“也就是从那时起,殿下只手拉出一支强悍的燕王卫,打的突厥丢盔弃甲,听说,就连突厥可汗的两个儿子,都先后败在咱们殿下的手里。”
“所以,你完全不用太过担心,那些突厥蛮子,现在绝对不敢轻易来犯。”
关中来的村民,没有想到燕王李恪还有这么传奇的经历。
尽管他知道,这个本地的老乡肯定有夸张的成份。
但他听得目瞪口呆,眼中的担忧,逐渐被钦佩取代。
最后,他忍不住惊叹道:“没有想到,燕王殿下竟如此神勇!”
听到关中老乡夸奖燕王李恪,幽州本地村民比夸他自己还要高兴。
他得意地笑了笑,拍了拍关中老乡的肩膀。
“那可不,所以,有殿下和他的燕王卫守护咱们,咱们还有啥可操心的?”
“你别看,我们周边平日里偶尔有些小规模的兵马调动,其实那些,要么是去边界巡逻示警,要么就是像今儿个,说不定是上头有大官下来巡查,看看咱们百姓过得咋样,地方治理得好不好,所以你莫要瞎担心了。”
关中来的村民被他好一顿忽悠,心中的不安彻底消散,脸上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挠挠头说道。
“多亏老哥你跟我讲这些,我这刚来这,啥都不懂,差点就自己吓自己了。咱燕王殿下这般英雄了得,有他庇佑,咱这日子指定是越过越安稳。”
见到这位来自关中的老乡,被自己成功说服。
这位喜欢卖弄的幽州本地村民,还没来的及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