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杨双战李泰

楚兵 一代神坑 3184 字 3个月前

定襄郡。

草原。

斜阳照冰草。

大楚兵卒踏碎积雪。

建安军队伍拉出一条长蛇,蜿蜒向前。

击溃哲哲大王后,河原再无成建制的突厥力量。

士卒面带笑容,将官们则在憧憬此战后的官职。

留守军队,两破强敌,带着有生力量,战略转移。

这一套功劳下来,能混个啥官。

不少大字不识一个雁门子弟,愁容满面,算不清啊。

太原子弟,跟着前方部队行进。

底层士卒并不知晓什么军功之类的,他们关心这个傻傻的将官别走了。

别家将领,可不会这么败家。

决不会给浓粥咸菜,牛羊马肉,能野菜糊糊管饱就不错了。

北线大军,蜿蜒如长蛇。

为何平原转移,依旧要成长队?

大军行进,乃是一门学问。

荒地上,

优秀的先锋部队,已经探明了好走的路线。

人乱走都行,辎重却必须走好路。

大部队必须掩护辎重,所以军队成长形。

草原上,旧红色旗帐,一眼望不到头。

大纛之下,一身金甲的将军,此刻口吐芬芳。

“法,,法,,法!!”

北狄人来了,

北狄人真的来了。

兵神系统分析过,突厥人很可能假意退走,实际上是为了在平原上消灭项济。

这种推算占比很低,周云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可他认为可以赌一下。

建议,上川口草原立下埋伏,大量挖掘陷马坑,佯装败退,勾引突厥人进入死地。

只是这一套操作下来,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少。

且要进行数天的周密计划,大大耽误了逃离的速度。

故,项济丁宏信等,在综合考虑后,认为突厥人袭击一事,尚不明确。

所以只进行了适当的防御性安排,并不是全歼的方案。

只是万万没想到。

北狄人真来了。

甚至连数目都如周云预计的那样,四万到五万之间。

“剿灭本身也难,自身损失太大,现在按计划击败后,我军遁走也是上策。”

闻听此言,项济心情好了一些,可笑容还是不太自然。

这就好比别人告诉你,可以挣一亿,你觉得风险大了,最后只挣一千万。

换谁能开心。

荒原。

寒风。

大军缓缓南行。

周云胯下西域马,身覆精铁山纹甲,眼眸深邃如海,似乎局势皆在掌握中。

大方向上,他思索过两条路。

其一,突袭漠北。

其二,回军武川。

在仔细分析突袭北狄人后方的可能性后,周云选择了放弃。

霍去病能奔袭漠北,其麾下乃是当时最强的汉朝军队,羽林军。

国之羽翼,如林鼎盛。

绝大部分,是汉武帝历时十几年的劳动成果。

加之霍去病本身实力,也是历史顶尖。

几乎是天时地利人和。

项济的兵力,看起来不少,二万多人。

实际上,骑兵尚不足五千。

还有二万的步卒。

精锐能力就更没得比,刨除周云带来的玄甲铁骑。

雁门子弟和太原子弟,这支骑兵只能算得上是组织严明。

精锐之师,目前,至少目前是远远达不到。

何况此刻的北狄国乃是大一统草原势力。

匈奴人在武帝时期,核心主力二十万不到。

且科技落后,汉剑汉甲,羽林军能一汉敌五胡。

但现在时代变了。

王帐军精甲铁马,突厥贵族部落的精锐甲胄甚至比大楚正军还好。

草原民族结构简单。

不像大楚,有中间商挣差价,他们的银子基本花在实处上。

就算有人干大楚的勾当,那也要小心再小心,否则,草原勇士的马刀,可不是摆设。

欺辱他们,下场是死亡。

南王城有守军,且治下楚化程度很高,组织力量强大,并不是一捅就破。

正当周云思索未来时。

一阵阵尖锐的口哨音,由远及近传来。

队伍不禁一阵骚乱,但很快就平息了。

这段时间,整编并训练后的建安军并不害怕战斗。

“有追兵,有追兵!”

“大军防御,大军防御!!”

孟百川带着护卫兵,骑马奔告。

名义上,他是建安军的大将。

实际上,他是高级一点的牛马。

脏活累活全是他在干。

功劳却拿的不多。

军令一下,建安军迅速行动,小片刻后。

当远方的突厥旗帜出现时。

荒原之上。

三个军阵,成品字型,赫然立于战场。

北线大都督,

建安上将军!

大纛之下,

项济眯着眼,反复确认后。

转头,对着周云道,“那个字是不是杨字?”

“是杨字没错!”

“丁将军,突厥有几家杨姓将领?”

丁宏信将蓄了十几年的胡须剃了,换上了精甲,如今气质大变。

再不是当初的颓废将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几年前,丁宏信就入了宗师,颓废数年,虽然实力没增强,但保留了宗师的基本武力。

李兴多次同他交手,一开始是青龙占优势,随后就是丁宏信厉害了。

关西快刀和斩浪被摸透后,李兴毕竟是九品,如何是宗师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