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稳定性测试持续进行着,几个小时过去了,手机依然稳定运行。林宇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看起来我们在基础性能方面还是比较过关的,但不能掉以轻心,后续的测试环节可能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接下来是电池续航测试。测试人员将手机充满电后,按照不同的使用模式进行放电测试,包括持续通话、播放音乐、浏览网页、运行游戏等。
负责电池测试的小张汇报道:“林总,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由于我们采用了一些节能技术,如屏幕的智能亮度调节和处理器的动态频率调整,在轻度使用模式下,手机的续航时间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标准。但是,在重度使用模式下,特别是长时间运行游戏时,电量消耗速度还是比较快。”
林宇问道:“和我们设定的目标续航时间相差多少?”
小张回答:“大概相差 20%左右。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软件的能耗管理,或者考虑是否要增大电池容量。不过,增大电池容量可能会增加手机的重量和体积,这需要综合权衡。”
林宇叹了口气:“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手机发展的瓶颈之一。先从软件优化入手,看看能提升多少续航时间。如果实在不行,再考虑电池容量的调整,但要保证手机的便携性不能受到太大影响。”
在信号测试环节,测试人员带着手机样机来到了信号屏蔽室,模拟不同的信号强度环境进行测试。
信号测试工程师小王说道:“林总,在信号较强的环境下,手机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都很正常,通话质量清晰,数据传输速度也能达到标准。但是,在信号较弱的环境中,比如模拟偏远地区或者建筑物密集区域的信号时,虽然相比之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是会出现信号中断或者数据传输不稳定的情况。”
林宇皱起了眉头:“这会严重影响用户在特殊环境下的使用。之前不是说在研究天线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的优化吗?有没有新的进展?”
小王回答:“我们尝试了几种新的天线布局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号的接收灵敏度。但是,在信号处理算法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信号环境。”
林宇严肃地说:“信号问题关系到手机的基本通信功能,必须作为重点来攻克。让相关团队加班加点也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