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新时期,弘治皇帝再蜕变

回大明摄政 荒曦 1301 字 2个月前

也逐渐放下了那么多年的滤镜。

但同时也让他变得有点......多疑。

变得对群臣的话都带上来些许质疑。

但他最近发现,好像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行。

皇帝,看似是天下至高,富有四海。

但千古以来的帝王,有多少是走出过皇宫,了解过世间的?

他们站在高处,早已不知民间凡尘如何。

所谓得知的情况,也就是通过画卷,奏折,以及臣子口中言语罢了。

就这般境地,若不利用手底众人,要如何治世?

这也是他当初重用、信任文官的原因。

只不过,现在他又有了新的感触,觉得要将这两个极端,稍微中和一下。

诚然,文官中有不少蛀虫,但却也有不少人才是真的值得重用的,他们是大明朝堂未来的希望支柱,他不应该因为疑心就一棍子打死不听意见。

就像这一次,他主观上不信朱厚照那离谱的计策,早早就摇人布置后手。

但其实马文升、张懋那他都没有询问过多意见,但要是他稍微询问一下,以张懋老练的能力是能给出建设性意见分析出朱厚照的做法的,只是弘治皇帝在弘治第一案后或多或少都有些选择沉默,对许多事都开始暗自掂量,怕看不清虚实,被迷惑。

可是,英国公张懋是那种明摆着的死忠和能用之才啊......他觉得自己该反思一下,要把握好度,既要听取这些臣子的意见,跟他们讨论,也要有更多的自主判断力来应对众多书面上无法辨析事实的折子。

还有太监,也不见得都不能发表意见嘛。

别的不说,就太宗朝的三宝,那就是太监中典型代表,能力、忠诚都不缺,像这种人为什么不能发表意见呢。

太监,是身体残缺,但不是脑残。

人家也许因为身体问题大部分心理会有些缺陷,但不代表就都是坏种。

何况,自宣宗朝后,宫中太监开始读书,开始被用来制衡文官,本就是一股属于皇帝的政治力量。

而且人家代皇帝执掌东厂,是个特务头子,许多东西其实比皇帝看得透。

善于利用他们的话,培养一些真正能干的,而不是投机、谄媚之辈,这太监也是可以价值拉满的。

弘治皇帝觉得,这种主观层面的广开言路,选择判断性接收,或许会是他改变的不错方向。

“以后朕问你问题,你可以回答,但记住不要玩往朝太监那些谄媚之态,你是秉笔太监,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