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三章 地狱

狼烟晚明 解衣唱大风 1798 字 9个月前

二百一十三章地狱

作为一省之尊的巡抚,若在平时,两个区区武夫断不敢如此公然戏耍——明朝巡抚可都是有尚方剑的!虽说正常情况下尚方宝剑砍不了正二品的总兵官*,但将其当场拿下、砍一堆参将游击什么的则完全不在话下,更何况还有代表圣天子本人的御史就在现场!

然而此刻贵阳的防务全在张、黄二将手里,李经武史永安等人除了气急败坏地忿忿而返实在奈何不了他们分毫。

回到衙里,李、史二人面面相觑地长吁短叹。傻子也看得出,指望这二位破围平贼无异痴人说梦,有他们在,也仅仅能震慑安邦彦不要贸然攻城罢了。然而,守城总要消耗粮草,而此刻,粮库已经见底了!

全城早就颁布了“限食令”:已领去库粮之半的张黄二位所部,文官们只能说说而已管不到、贵阳原来的守军,日仅发给粮米一升——而且,这只是理论上,实际操作中,官军每日只发杂米五合,另一半折成七厘五毫银,曰“银米兼支”、灾民们则每天只能领到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

还能怎样?

“李大人、史大人,非常时期,下官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说话的是刘锡玄。

“玉受刘锡玄字玉受快讲,只要能弄到粮便是好办法!”李经武立即回道。

“玉受你就直说吧,都啥时候了,只要能舒眼下之困,纵有甚么招人非议之处,圣上那里我来去说!”史永安急道。

“唉!”刘锡玄重重地叹了口气,“也不是什么稀罕的办法,卖官鬻爵而已。刘某是个学官,也只能想到用朝廷的功名换些粮来应急。不过城已被围了近半年,估计换不来多少,聊胜于无罢了。”

李经武眼神一亮:“无论多少,总比没有强!不过只靠劝捐,怕是不会有几户能应的,干脆,咱们高价买!卖得多的额外再奖励功名,这样兴许效果会好些。磐石兄,你觉得如何?”

“史某当然双手赞同。非常时刻,共纾国难,救命的事不能算卖官鬻爵,就这么办!对了,玉受兄这么一说,史某突然联想到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粮吃完了,还能吃甚?下一步就该吃人了吧?最最可虑的,当是那些被安贼驱进城里的妇孺!老迈无依的救不得,孤儿稚子咱们总得想点办法。大家合计一下,发个文告吧。”

盖着巡抚、御史和学官三个鲜红官印的告示贴遍了贵阳全城,衙役们敲着铜锣喊破了嗓子:献纳“事例米”一石,给银五两、献纳十石者赐廪生一员、收养孤儿子女者,每名给银三两、贵阳解围之日收养子女仍在世者,亦赐廪生一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卖粮不仅能获得平时五倍市价,卖上十石米还能额外得到朝廷的廪生功名——这便意味着全家这辈子再不用交田赋而且免徭役摊派了啊!不少家里有存粮的富户动了心,“遂得米市斗六百余石、则仓斗千石矣”至于市斗和仓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误差……您自己想,呵呵。

至于效果,史载“又再缓黔城一月之亡,此开纳事例之力也!”

不得不说,以李经武为首的战时三人领导小组为了支撑下去真的是绞尽脑汁。最为难能可贵的,他们不仅仅是把目光一味地盯着民间,连城内的官员们也没放过:针对不少官员脚踩两只船暗地里为安邦彦通风报信给自己留后路的行为,他们又实行了“派米养兵之法”,责令有“通贼”嫌疑的官员出米养兵,“以释从叛之疑”:大家都说你跟安贼私通款曲,这样吧,你家出一百石米,供六百兵吃一个月,算是嫌疑洗清,这事儿就不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