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百官观望,册立太孙之事一拖再拖

当然,朱标可以选择大张旗鼓的调遣军队。

可凡事总讲究出师有名。

文武百官是惧怕朱家父子的威严,但特么一直拿强权压迫,谁能受得了?

朱标还没蠢到如此地步。

无法以名正言顺的手段解决问题。

那就玩阴的。

做事太讲究规矩,只能是一事无成。

三千多里的路程,这帮人没有累赘,绝对能抢在蓝昭之前抵达四川。

蓝昭带着朱允熥,期间指不定还会出什么意外。

时间上,对他非常不利。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朱标重新回到春和殿,主动和吕妃商议起册立皇太孙的事宜。

朝廷礼制,皇室子孙满十岁即可进行册立,朱允炆今年已经十四岁了。

朱元璋对此没有异议。

早些定下皇孙的位置,免得让淮西勋贵有望可图,

让朱标意外的是,次日早朝宣布册立太孙事宜时,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提出反对。

那些平日里最爱出头的御史言官,也是闷不做声。

不管朱家父子说什么,负责操持册立典礼的礼部官员都是唯唯诺诺。

可当真正办起事来时,官僚的“拖字诀”展现的淋漓尽致。

事情得办,但办的快慢还不是礼部起决定因素?

朱家父子总不至于为了这点破事找麻烦吧?

要是朱允熥死了还好说,他们大不了贯彻皇帝和太子的意志就行。

问题是现在人还没死。

只要礼部敢极力推进,淮西勋贵非得把他们撕了不可。

现在草原各部又起刀戈,西北之地又有战事冒起,朱元璋不可能大规模屠杀官吏或者武将。

朝廷又需要淮西勋贵进行战争。

真要一次性杀绝淮西集团,那就等着草原重新入关。

连续几天下来,礼部是半点进展都没有。

一会儿说近期没有吉日,一会儿说户部不批银子,一会说预算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