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申包胥的‘复楚’约定,能否拯救楚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通史演义 小卫的 2707 字 5个月前

话说伍员在随国南部驻扎了军队,派人给随侯送了一封信。信中大概说道:“周朝的子孙在汉川地区,几乎被楚国吞噬殆尽。现在上天保佑吴国,来惩罚楚国的君主。如果你能交出楚国的君主珍,与吴国建立友好关系,那么汉阳的田地就全部归你。我们的君主与你世代为兄弟,一同效力于周室。”随侯看完信后,召集群臣商议。楚国的大臣子期,长的和昭王非常像,他对随侯说:“事情很紧急了!我假装成国王,然后让你把我献出去,这样国王才能免于危险。”随侯让太史卜一卜吉凶,太史呈上的繇辞说:“平必陂,往必复。故勿弃,新勿欲。西邻为虎,东邻为肉。”随国的君主说:“楚国是旧的盟友,而吴国是新的盟友,鬼神已经提示我了。”于是他派人回绝伍员说:“我们国家依靠楚国作为盟友,世代都有盟誓。楚国的君主如果真的来了,我们不敢不接纳。但现在他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请将军您明察!”伍员之前听说昭王可能已经逃到了郑国,而且郑国人还杀了楚国的世子建,仇怨还没有得到报复,于是他率军攻打郑国,把郑国的郊外围困起来。这时郑国的贤臣游吉刚去世,郑定公非常害怕,便把囊瓦作为替罪羊,逼迫囊瓦自杀了事。郑定公把囊瓦的尸体献给吴军,声称楚王实际上并没有到郑国去。但吴军还是不肯撤退,一定要灭掉郑国,以报杀太子之仇。郑国的大夫们请求背城一战,以决一死战来求得生存。郑国的国君说:“我们郑国的士兵哪里能和楚国相比呢?如今楚国都被打败了,那我们郑国更加不行了。”于是他在国内发布命令,大概意思是:“如果有人能够击退吴军,我愿意与他共同治理国家。”这个命令在国内悬挂了三天。此时,鄂渚渔丈人的儿子因为躲避战乱,也逃到了郑国城中。他听说吴国的主将是伍员,于是请求见郑国的君主,自称:“我能够击退吴军。”郑定公说:“您退却吴军的话,需要动用多少车辆和步兵?”他回答说:“我不需要一寸的武器,一斗的粮食,只需要给我一支船桨,我在行进途中唱歌,吴军就会退却。”郑定公不相信,但是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让身边的人把一支船桨交给他:“如果你真的能退却吴军,我不会吝啬给予丰厚的奖赏。”渔夫的儿子从城墙上滑下来,直接进入吴军,在军营前敲着船桨唱歌说:“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鲍鱼羹?”

渔丈人之子被军士拘捕,被带到伍员的面前。他唱的歌曲仍然是《芦中人》。伍员听完后惊讶地问道:“你是谁?”他拿起船桨回答说:“将军难道没有看到我手中拿着的东西吗?我是鄂渚渔丈人的儿子。”伍员感到非常难过,说:“你的父亲因为我而死,我一直想要报答他,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今天我们能够相遇,你为什么要唱歌见我,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他回答道:“没有其他的事情。郑国害怕将军的军队,发布命令说:‘如果有人能够击退吴军,国君愿意与他共同治理国家。’我想起我先人曾与将军有过相遇,于是想向将军求饶,希望能够得到将军对郑国的宽恕。”伍员仰天叹了一口气说:“唉!伍员今天能够有这样的地位,都是渔丈人赐予的,上天如此广袤,我怎么能忘记呢!”他当即下令解围,离开了郑国。渔丈人的儿子回报给郑国的国君,郑国的国君非常高兴,于是把一片百里的土地封给了渔丈人之子,国内的人们称他为“渔大夫”。至今在溱洧之间还有一个叫做丈人村的地方,就是当时被封给他的土地。髯翁有一首诗说“密语芦洲隔死生,桡歌强似楚歌声。三军既散分茅土,不负当时江上情。”伍员解除了郑国的包围之后,回到楚国的地盘,各路军队分头驻守,大军扎营在麋地,派出人四处招降楚国的属地,并且紧急寻找昭王的下落。

话说申包胥自从郢都沦陷后,逃到了夷陵的石鼻山中。他听说伍员掘了平王的墓,鞭打了尸首,又要寻找楚王,就派人给伍员送去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你是平王的臣子,曾向他称臣,现在却侮辱他的尸首,虽然你说这是报仇,但是不是太过分了?事情到了极点必定会反转,你应该尽快回去。否则,我申包胥就要履行“复楚”的约定了!”

伍员收到信后,沉思了半天,然后对来使说:“因为军务繁忙,我不能写回信,就借你的口,替我向申君致以谢意:忠诚和孝顺不能两全,我已经年老色衰,走的路途也很遥远,因此我只能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使者回去向申包胥报告,申包胥说:“子胥灭掉楚国必然会成功。我不能坐以待毙。”他想到了楚平王的夫人,她是秦哀公的女儿,楚昭王是秦国的外甥,如果要解救楚国,那就只有去求秦国。于是他日夜兼程向西赶去,脚底都磨出了血,他撕下自己的衣服,把脚裹起来。他赶到雍州,来见秦哀公说:“吴国贪婪如猪,狠毒如蛇,长久以来都想要吞噬各个诸侯国,战争是从楚国开始的。我国的国君失去了国土,逃到了荒野之中,特派我来向您求救,希望您能看在我们是甥舅的份上,出兵帮助我们解围。”秦哀公说:“秦国地处偏远的西部,兵力薄弱,将领稀少,自保都来不及,怎么能帮助别人呢?”申包胥说:“楚国和秦国接壤,楚国遭受战争而秦国没有援助,如果吴国灭了楚国,接下来很可能就是秦国了。您能够保住楚国,也就是保住了秦国。如果秦国终究拥有了楚国,不也比吴国好吗?如果您能够安抚并保住楚国,不中断他们的祭祀,我愿意世世代代面向北方侍奉于秦国。”秦哀公还没有做出决定,说:“大夫先在馆驿里安顿下来,我要和群臣商议一下。”申包胥回答道:“我国的君主现在还在草莽之间没有地方居住,我怎么能够在馆驿里自便呢?”当时秦哀公沉迷于酒色,不关心国事。申包胥的请求越来越紧急,但秦哀公最终还是不肯出兵。于是,申包胥不脱下衣冠,站在秦国的庭院里,昼夜不停地哭泣,声音不曾停息。他这样一连七天七夜,连一勺水和浆都没有喝过。哀公听到这个情况,大惊地说:“楚国的臣子为了他们的国君,竟然能急切到这个程度?楚国有这样的贤臣,吴国还想灭掉它。我如果没有这样的贤臣,吴国岂能容忍我?”他流着泪,写下了《无衣》这首诗来赞扬申包胥。诗中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申包胥听到秦哀公的话,非常感激,顿时跪下来谢恩,然后才开始吃东西。秦哀公派遣大将子蒲、子虎率领五百辆战车,前往帮助申包胥解救楚国。申包胥说:“我国的君主现在等待着援助,就像期盼着大旱后的雨水一样。我会先走一段路,去通知我们的君主。元帅您可以从商山、谷山向东行进,五天可到达襄阳,然后向南折,就可以到达荆门了。而我会率领楚国剩余的部队,从南边的石梁山出发,大概需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会合了。吴国因为自信战胜了我们,肯定不会做出防备,他们的军士已经在外面待了很久,渴望回家。如果我们能够击溃他们的一支军队,他们自然就会崩溃了。”子蒲说:“我不熟悉道路,必须依靠楚国的军队引路,大夫您不能误了约定的时间。”

申包胥告别了秦国的将领,夜以继日地赶到了随国,来见楚昭王。他说:“我已经向秦国请求援助,他们的军队已经出境了。”楚昭王非常高兴,对随侯说:“卜卦的人曾经说过:‘西方的邻国是老虎,东方的邻国是肉。’秦国在楚国的西边,而吴国在东边,这句话果然应验了。”当时薳延、宋木等人,也带着剩余的士兵,来到随国,跟着楚王一起前往。子西、子期也带领随国的士兵,一起出发了。秦国的军队在襄阳驻扎,等待着楚国的军队。申包胥带着子西、子期等人前往见了秦国的将领。楚国的军队先出发,秦国的军队在后面跟随着,后来他们在沂水遇到了夫概的军队。子蒲对申包胥说:“你率领楚国的军队先去和吴国作战,我会自己带领军队前来支援。”申包胥就和夫概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夫概非常傲慢,觉得申包胥不堪一击。两人激战了十几回合,还没有分出胜负。这时,子蒲和子虎率领军队大举进攻。夫概看到旗帜上有“秦”字,大惊失色,说:“西方的军队怎么来到这里了?”他急忙下令撤军,但已经损失了很多士兵。子西、子期等人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五十里外才停止。夫概匆匆返回了吴国的都城郢城,向吴王报告说秦国的军队非常强大,我们无法抵御。吴王阖闾听到后也变得害怕起来。孙武上前说:“军队,是凶器,可以暂时使用,但不能长久依赖。况且楚国的土地还很广大,人心并未完全臣服于吴国,我之前建议大王立芈胜来安抚楚国,正是担心会出现今天的变故。现在看来,不如派使者与秦国修好,答应恢复楚国的君主地位;割让楚国西部的边境地区,来增加吴国的疆土,这样对大王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如果大王长时间留恋楚国宫殿,与楚国相持,楚国人会因愤怒而鼓起勇气,吴国人则会因为骄傲和懒惰而懈怠,再加上凶猛的秦国,我无法保证吴国的万全。”伍员知道楚王一定不能抓到,也认为用武力说话是对的。吴王阖闾本来也想听从孙武的建议,但是伯嚭进来说:“我们的军队自离开东吴后,一路顺风顺水,五次战斗都胜利了,最终夷平了楚国的社稷。现在一遇到秦国的军队,就马上打退堂鼓,这是怎么回事?我请求给我一万士兵,我一定能让秦国的军队片甲不回。如果我们不能获胜,我甘愿承担军令责任!”阖闾听到他的话,被他的气魄所打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孙武和伍员都极力阻止他们交战,可是伯嚭不听从他们的建议。当吴军引领士兵出城时,两军在军祥相遇,摆成了战斗阵势。伯嚭看到楚军的队形不整,便下令击鼓进攻,驾车冲入楚军,恰好撞上了子西,大骂:“你这个该死的匹夫,难道还指望死灰复燃吗?”子西也怒骂道:“你这个背叛国家的家伙!今天见了面还有什么颜面?”伯嚭大怒,举起戟直冲向子西,子西也挥舞着戈迎击。双方交战不到几回合,子西假装战败逃跑了。伯嚭追赶他,但还没走到两里远,就有沈诸梁的军队从左边杀来,薳延的军队从右边杀来,同时秦国的将领子蒲和子虎带领生力军直接穿过吴国的军队。三路兵将吴国的军队分割成了三个部分,伯嚭左冲右突,却无法逃脱。这时,伍员率领军队赶到,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救出了伯嚭。一万军马中,只剩下不到两千人幸存。伯嚭自觉羞愧,将自己关起来,去向吴王请罪。孙武对伍员说:“伯嚭这个人,自我吹嘘,自认为功劳非凡,长远来看,他必然会成为吴国的大患,现在正好趁他军队失败,以军令将他斩掉。”伍员回答说:“虽然他有丧师失利的罪过,但他之前的功劳也不小,而且敌人现在还在眼前,我们不能斩掉一个大将。”于是他向吴王请旨,赦免了伯嚭的罪过。秦国的军队直接来到了郢都的城门口,吴王阖闾下令夫概和公子山守卫城池,自己则率领大军驻扎在纪南城,而伍员和伯嚭则分别驻扎在磨城和驴城,以形成犄角之势,与秦国军队相持。此外,吴国还派使者征兵于唐国和蔡国。楚将子西对子蒲说:“吴军把郢都当作基地,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坚壁对峙,如果唐国和蔡国再派兵援助吴军,那就无法抵挡了。不如趁机攻打唐国,如果唐国被攻破,那么蔡国的人一定会感到害怕而坚守不出,那时我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吴军了。”子蒲认为他的计划很好。于是子蒲和子期分出一部分军队,袭击并攻破了唐城,杀死了唐成公,灭掉了唐国。蔡哀公感到害怕,不敢派兵去援助吴军。

夫概自认为在破楚方面有着首功,但在沂水之战中却失败了,吴王于是让他协助守卫郢都,他心中很不开心。当他听到吴国和秦国的军队相持不下后,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心想:“吴国的继承制度是按照兄长和弟弟的顺序来的,而我应该是继承王位的人。但现在吴王立了子波为太子,我就没机会成为吴国的国王了!现在正好趁着大军出征,国内空虚,我私自回国,称王夺位,难道不比等到将来的争斗胜利吗?”于是,他带领自己的部队,偷偷地从郢都东门离开,渡过汉水回到了吴国。他谎称:“阖闾在与秦军的战斗中失败,现在不知所踪,我应该继位。”于是他自称吴王,让他的儿子扶臧带领全部人马占据淮水,阻止吴王阖闾的归路。吴国的世子波和专毅听到这个变故,立刻登上城墙进行防守,不接受夫概。夫概于是派使者通过三江去向越国求援,说服越国出兵,一起夹攻吴国,承诺事成之后割让五个城池作为酬谢。

吴国的国王阖闾听闻秦国灭了唐国,非常惊慌,他准备召集各位将领一起商议如何进行战争和防御。这时,公子山前来报告,说:“夫概不知为何,带领他的军队私自回到了吴国。”伍员说:“夫概这次行动,他一定是要反叛吴国了。”阖闾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伍员回答说:“夫概只是一个勇士,不足为虑。我们应该担心的是越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会不会趁机侵扰。所以大王应该尽快回国,先平定国内的混乱。”于是阖闾留下孙武和子胥守卫郢都,自己与伯嚭带领船队顺流而下。在渡过汉江后,他接到了太子波的紧急求救信,信中说:“夫概造反称王,还和越国军队勾结,吴都危在旦夕。”阖闾非常震惊,他说:“这正是子胥预见到的情况。”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郢都,调回孙武和伍员的军队。吴国国王阖闾一边驾驶船只夜以继日地返回吴国,一边沿江传达命令给将士们:“凡是离开夫概来归队的,都恢复他原来的职位;如果后来归队的,一律斩首!”淮水上的军队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倒戈归顺。扶臧率领他的军队返回了谷阳。夫概想要驱赶百姓来参军,但百姓听说吴国的国王还在,都躲起来了。于是夫概只好独自率领他的部队出战。阖闾问夫概:“我们曾经互相托付手足之情,你为什么要反叛呢?”夫概回答说:“你不是也曾经杀了王僚吗?这不也算是反叛吗?”阖闾非常生气,命令伯嚭:“为我抓住这个叛贼!”双方交战不到几次,阖闾率领大军直接前进。夫概虽然很勇敢,但是他的兵力不如敌人,最终大败而逃。扶臧准备好船只在江边等候,帮助夫概逃离。夫概逃到宋国去了。阖闾安抚了居民,回到吴都,世子波迎接他进城,商议如何抵抗越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