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从酒色到霸业:齐威王的逆袭之路

通史演义 小卫的 2522 字 5个月前

再说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病重,召世子击于中山。赵国听说魏国的世子离开了中山,于是派兵袭击并占领了中山。从此,魏国和赵国开始有了矛盾。世子击回到魏国后,魏文侯已经去世,世子击主持丧事并继位,这就是魏武侯。他任命田文为相国。吴起从西河来到朝廷,自认为功劳很大,满心希望能被任命为相国,但当他听到已经任命田文为相国时,十分生气,感到很不悦。朝议结束后,吴起在门口遇到了田文,他迎上去对田文说:“你知道我的功劳吗?今天我想和你谈谈这个问题。”田文拱手说:“我愿意听你讲述。”吴起说:“我带领着军队,让士兵听到鼓声就忘了生死,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你和我比谁厉害?”田文回答:“我不如你。”吴起又说:“我管理着各级官员,亲近百姓,使国库充实,你和我比谁厉害?”田文回答:“我不如你。”吴起接着说:“我镇守西河,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和赵国都向我国称臣,你和我比谁厉害?”田文仍然回答:“我不如你。”吴起问:“这三件事情,你都在我之下,然而你的职位却在我之上,这是为什么?”田文说:“我确实窃取了高位,对此我深感惭愧。然而,如今新君刚刚继位,国家面临困境,百姓不亲近,大臣们还没有完全归附。我只是凭借祖先的功勋和旧交,才得以承担起这个重任,这或许不是衡量功劳的时候。”吴起低头深思,过了很久才说:“你说得也对。然而,这个职位最终还是应该属于我。”有内侍听到了吴起和田文的对话,报告给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有怨气,于是留下吴起不让他离开,打算另外选拔一个人去镇守西河。吴起担心武侯会对自己下毒手,于是逃奔到楚国。

楚悼王熊心生疑虑,对吴起的才能有所耳闻,一见面就任命他为相印。吴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决心要为国家富强和军队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吴起于是向楚悼王请求说:“楚国地域数千里,士兵上百万,本来应该称霸诸侯,成为世袭的盟主。然而,我们却无法在各国中居于首位,原因就在于我们养兵的方法错了。养兵的方法,首先是要充实财力,然后才去使用军队。现在,我们的官员过多,充斥在朝廷各个部门;而那些疏远的家族却在浪费公款。战士们仅能维持温饱,想要让他们为国家献出生命,岂不是困难重重吗?大王如果真的听从我的建议,裁减冗官,排斥疏远的家族,把节省下来的财富用来奖励勇敢的战士。如果这样做了,国家的威望还不能提高,那么我请求接受因我的错误建议而受到的惩罚!”悼王采纳了吴起的建议。虽然许多臣子认为吴起的言论不可行,但悼王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于是他让吴起详细制定官制,削减了数百个冗员官员,并且禁止大臣子弟通过谋取私利来获取禄位。此外,对于公族五世以上的人,要求他们自食其力,与编户人相等;对于五世以下的公族,根据其远近程度逐渐减少其赋税,所节省下来的国赋数额达到了数万。吴起选取国中精锐之士,日夜进行训练,审查他们的才能和品德,提供丰厚的廪食,有些人的廪食甚至增加了数倍,士兵们无不争相劝勉。楚国因此变得强大,威震天下。韩、赵、魏三国,齐国和秦国都畏惧楚国。在整个悼王在位期间,他们都不敢对楚国用兵。等到悼王去世,还没有来得及安葬,楚国的贵族、外戚和大臣的子弟们因为失去了俸禄,乘机作乱,试图杀死吴起。吴起逃入宫中,他们持弓箭紧追不舍。吴起知道力量无法抵抗,于是抱住悼王的尸体躲避。那些人纷纷射箭,结果悼王的尸体也被射中了好几箭。吴起大喊道:“我的死并不可惜,但你们这些大臣对国王的怨恨,竟然连他的尸体都不放过,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难道你们能逃脱楚国的法律制裁吗!”说完就断气了。那些人听到吴起的话,都害怕地四散逃跑。世子熊臧继位,成为肃王。过了一个多月,肃王追究射杀悼王尸体的罪行,让吴起的弟弟熊良夫率领军队,逮捕叛乱者,按照顺序处决他们,一共消灭了七十多家。髯翁有诗感叹道:“满望终身作大臣,杀妻叛母绝人伦。谁知鲁魏成流水,到底身躯丧楚人。”还有一首诗,描述吴起抱住悼王尸体以求报仇,即使死后仍有余智。这首诗是:“为国忘身死不辞,巧将贼矢集王尸。虽然王法应诛灭,不报公仇却报私。”

话分两头。田和自立为齐国的国君,共计两年就去世了。田和的儿子田午继位,田午的儿子田因齐继位。当田因齐即位的时候,正是周安王在位的第二十三年。田因齐自认为自己的国家富有且军队强大,看到吴国和越国都自称为王,且在使者往来时都使用王号,心里感到不平,于是也僭越称自己为齐王,这就是齐威王。魏国的国君魏侯罃听说齐国自称为王,就说:“魏国为何不能像齐国那样?”于是也自称为魏王,这便是孟子所见到的梁惠王。

齐威王登基后,每天沉溺于酒色,喜欢听音乐,不再关心国家政治。九年时间里,韩国、魏国、鲁国和赵国纷纷起兵来攻打齐国,齐国边境的将领屡次战败。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士人前来敲门求见,自称叫驺忌,是齐国人,擅长弹琴。他听说威王喜欢音乐,所以特来求见。威王召他入宫见面,赐他坐下,并让左右的人摆好桌子,将琴放在上面。驺忌却只抚摸着琴弦而不弹奏。齐威王问道:“听说你擅长弹琴,我很想听听美妙的音乐。可是你现在只是抚摸着琴弦而不弹奏,是琴不好吗?还是有什么不满足我的地方呢?”驺忌放下琴,端正地回答说:“我所擅长的是琴的道理。至于弹琴的技巧,虽然我也知道一些,但那不过是乐工们的事情,我觉得这不值得让您来听。”齐威王说:“那么琴的道理是怎样的呢?可以告诉我吗?”驺忌回答说:“琴,就是禁的意思,是用来禁止淫邪,使人们回归正道的。古时候伏羲制作琴,长度为三尺六寸六分,象征着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宽度为六寸,象征着天地六合。前面宽后面窄,象征着尊卑有序。上面是圆形,下面是方形,取法于天地。五根弦,象征着五行。大弦象征君主,小弦象征臣子。琴音的缓急决定了清浊,浊音宽而不弛,象征君道;清音廉而不乱,象征臣道。一弦代表宫,二弦代表商,三弦代表角,四弦代表徵,五弦代表羽。文王、武王各加了一根弦,文弦叫少宫,武弦叫少商,这是为了象征君臣之间的和谐。君臣相互理解和支持,政治和谐,治理国家的方法,也不过如此了。”齐威王说:“说得好。既然先生懂得琴的道理,一定也熟悉琴的音律,请先生试着弹奏一曲吧!”驺忌回答说:“我以弹琴为职业,自然对琴音了如指掌;大王以治理国家为职业,难道不应该对治理国家了如指掌吗?现在大王在治理国家方面却没有取得成效,这与我抚摸琴而不弹有什么区别呢?我抚琴而不弹,是因为无法满足大王的期望;大王治理国家却没有成效,恐怕也无法满足万民的期望。”齐威王吃惊地说:“先生用琴来劝谏我,我已经明白了您的意思!”于是让驺忌住在右侧的房间。第二天,齐威王沐浴之后召见驺忌,与他谈论国事。驺忌劝告齐威王要节制饮酒,远离女色,明辨是非,分别忠诚和奸邪,让百姓休养生息,教导他们作战,致力于称霸天下的事业。齐威王非常高兴,立刻任命驺忌为相国。

那时,有一个善于辩论的人名叫淳于髡,看到驺忌轻易地就拿到了相印,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带着他的学生们去见驺忌。驺忌对他们非常恭敬。淳于髡神情傲慢,直接坐下,对驺忌说:“我有一个愚蠢的志向,想向相国您陈述,不知道是否可以?”驺忌回答说:“请说。”淳于髡说:“孩子不能离开母亲,妻子不能离开丈夫。”驺忌回答:“我会谨记您的教诲,不敢离开国君的身边。”淳于髡又说:“用棘木做轮子,涂上猪油,非常光滑,但放到方形的孔中就不能转动。”驺忌回答:“我会谨记您的教诲,不敢不顺应民意。”淳于髡又说:“弓干虽然用胶粘合,但有时也会松开;众多河流奔向大海,自然而然地汇合。”驺忌回答:“我会谨记您的教诲,不敢不与万民亲近。”淳于髡接着说:“狐皮大衣虽然破旧,也不能用黄狗的皮来补。”驺忌回答:“我会谨记您的教诲,选择贤能之人,不让不肖之徒混入其中。”淳于髡又说:“车轮的辐条和车毂如果不精确分寸,就无法制造出车辆;琴瑟如果不调整音律的缓急,就不能演奏出和谐的音律。”驺忌回答:“我会谨记您的教诲,去修订法令并监督那些奸邪的官吏。”淳于髡无言以对,再次拜谢后离去。淳于髡的弟子们在他离开门后说:“先生初见相国时,为何如此傲慢;现在又再拜而退,为何如此谦卑?”淳于髡回答:“我向他暗示了五次微妙的言辞,相国都能立刻领会并回应,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他真是个大才,我自愧不如!”于是,那些游说之士听说了驺忌的名声,都不敢再到齐国来。驺忌也采纳了淳于髡的建议,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国家治理。他常常询问:“各个城邑的长官中,谁贤谁不肖?”在同朝为官的人中,无不极力称赞阿大夫的贤能,而诋毁即墨大夫。驺忌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威王。威王在不经意间,也多次向左右询问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大致相同。于是,他暗中派人去调查两个城邑的治理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回报,随后下令召阿、即墨两位大夫入朝。即墨大夫先来到,朝见威王,但威王并没有对他说一句话,左右的人都感到惊讶,不解其原因。过了不久,阿邑大夫也到了。威王召集群臣,准备进行奖惩。左右的人心里暗自猜测,都觉得:“阿大夫这次一定会得到重赏,即墨大夫恐怕要遭遇祸事了。”群臣朝见完毕后,威王召即墨大夫上前,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职以来,诋毁你的言论每天都有。我派人去调查即墨,发现田野得到开垦,人民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的事务,东方因此得以安宁。这都是因为你全心全意治理城邑,不肯讨好我的左右亲信,所以才会受到诋毁。你是个贤能的县令!”于是,威王加封即墨大夫一万户的封地。然后,威王又召来阿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守卫阿地,赞誉你的言论每天都有。我派人去调查阿地,发现田野荒芜,人民饥寒交迫。以前赵国军队侵犯边境,你却不去救援。你只是用丰厚的礼物和金钱,贿赂我的左右亲信,以换取美誉。你的不肖行为,没有超过你的了!”阿大夫立刻跪下谢罪,请求改过自新。但威王不理会,叫来武士,准备好大鼎和沸水。过了一会儿,火势猛烈,汤水沸腾,将阿大夫绑起来投入鼎中。威王又召来平时常赞誉阿大夫、毁谤即墨大夫的左右人,总共数十人,责问他们说:“你们在我左右,我将我的耳目寄托给你们,结果你们私自收受贿赂,颠倒是非,欺骗我。有这样的臣子,还有什么用处?你们都准备被烹煮!”众人都哀求地跪拜,恳求宽恕。威王的怒气还未平息,他选择了平时尤为亲信的十余人,按顺序将他们烹煮了。众人都战栗不已。有一首诗为证:“权归左右主人依,毁誉由来倒是非。谁似烹阿封即墨,竟将公道颂齐威。”

于是,威王选拔贤能的人才,更换了各郡的守将。任命檀子守卫南城,抵御楚国;田肹守卫高唐,抵御赵国;黔夫守卫徐州,抵御燕国。任命种首为司寇,田忌为司马。国内得到很好的治理,各国诸侯都畏惧并顺服于齐国。威王把下邳封给驺忌,说:“帮我实现心愿的人,就是你。”封号为成侯。驺忌谢恩完毕后,又上奏说:“过去齐桓公、晋文公,在五霸中是最为强盛的,原因在于他们尊奉周朝的名义。现在周室虽然衰败,但九鼎还在,大王为什么不效法周朝,行朝觐之礼,借机获得周王的宠爱,以此来统治诸侯,桓公、文公的功业,都不足挂齿了。”威王说:“我已经僭越称号称王了,现在去朝见周王,还能称王吗?”驺忌回答:“称王的目的,是为了在诸侯中称霸,而不是为了压制天子。如果在朝见周王的时候,暂时称齐侯,天子一定会高兴大王您的谦逊美德,而对您更加宠爱。”威王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准备车马,前往成周,朝见天子。当时是周烈王的六年。由于王室衰微,诸侯已经很久没有来朝贡了,只有齐侯前来朝见,宫廷内外都感到欢欣鼓舞。烈王于是拿出宝藏来赠送给威王。威王从周朝回到齐国,沿途上都是赞颂之声,人们都称赞他的贤能。

当时的天下,大国有七个:齐国、楚国、魏国、赵国、韩国、燕国、秦国。这七个国家的土地辽阔,兵力强大,实力大体相当。其他国家如越国,虽然也称王,但国势日渐衰弱。至于宋国、鲁国、卫国、郑国等,更是不值得一提。自从齐威王称霸,楚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五国都臣服于齐国,每次会盟时,都推举齐威王为盟主。只有秦国位于西戎,被中原各国排挤,没有国家与之通好。秦献公在位时,天降金雨三日。周太史儋私下感叹说:“秦国的土地,原本是周朝分封的,分封五百多年后应当重新统一,出现称霸天下的君主,以金德统治天下。现在在秦国出现金雨,大概是这个预兆吧?”到了献公去世,他的儿子孝公继位,因为不能列于中原诸国而感到羞耻。于是下令招纳贤才,发布命令:“所有的宾客和群臣,如果有谁能提出奇计,使秦国强大起来,我将封他为高官,赐予大邑。”不知有多少贤臣来应征,让我们在下一回中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