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纸币材料出炉

“丫头,不要哭了。

记住,这里也是你的家,我刘恢也是你的亲人。”

在这个时代,等级非常森严,虽然辽东已经逐渐摒弃了这些,可是刘翠知道宫里规矩,这几年,刘恢待她如家人,她自然心里也非常清楚。

“院长,我们经过多次实验,把棉花比例固定在95%,木材固定在3%,剩余2%松香胶等其他材料,终于达到了防水、耐折皱、耐磨等性能。”

科研人员激动的把纸交给了马钧。

马钧接过来以后,和之前的纸张进行了对比,脸上激动得发红。

“这件事情不得告诉任何人,我现在去找殿下。”

十多名科研人员忍不住的点头,每个人都异常激动。

这些人都是高收入人群,按照最新律法,他们研究出的东西要收取专利费用,专利费用的70%用于新技术的再研究,30%作为技术研发团队奖励发放,辽东不断有新品出来,无论是国企还是民间企业,用到专利都需要缴纳专利费。

刘恢一开始的政策就是鼓励研究,反对抄袭,都去抄袭,未来谁愿意坐下来搞科研,中平四年初,百姓院会就通过了《辽东专利保护法案》,根据技术难易和市场需求,专利保护时间由年5到30年不等。

曾经在辽东大学上课时,有不少人问过刘恢,为何官员收入不如搞科研的和教师?

刘恢当时回答道,我们就是要让最聪明的人去搞科研和从事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未来,如果最聪明的人都报考公务员,长期以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此话一出,引起不少争论,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官才是人上人的工作,在辽东逐渐被打破。

刘恢想法是,官吏已经获得比普通人更多资源,他们从政两年选择经商的话,比直接经商的人更有优势,这何尝不是一种利益?其次,官吏还得有基本政治抱负,如果只考虑钱,对不起,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你。

马钧出了研究院,坐上四轮马车,直奔刘恢办公室而来。

辽东现在的四轮马车非常普及,无论官员,还是商人,都可以乘坐。

在中原,人什么阶级穿什么衣服、住什么房子、乘什么马车等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这些在辽东早就没有了。

马钧刚到刘恢办公室门口,糜竺和甄逸也到了。

这并非巧合,而是马钧特意通知二位到的,一个是财政院长,一个是管理钱庄的司长,发行货币都和二人相关。

二人看到马钧,相互笑了笑,随后,几人大踏步走了进去。

看到三人一起进门。

“今天有点奇怪,你们三人居然一起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