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明年光和六年,可再存入四万石的粮。
五万石粮,便可保障千五百精壮一年之用。
这些粮食日后再定期拉出来晒太阳去湿,可以保证存放长时间保存不变质。
到时候寻机除旧换新,保障足用之粮。
...
大汉的农庄经济,基本的日常便是农民农忙种地,农闲训练,家中的奴仆亦是如此。
壮奴中除了进入工坊做学徒的人外,其他人都要接受训练。
当初宅院的墙内留了日后扩建的空地有一万多平方米,有部分地平整后便做了校场。
如今在里面训练的有自家的三十余名壮奴,还有五十余名族奴。
曾经魏村的木栅栏简陋有简陋的缺点,但如今的村墙建的太大也有大的坏处。
因为大,需要防守的面积大,人手远远不够。
族长购买的全是壮奴,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如今这些壮族奴都是挂名为阿翁籍下,由魏安来统率训练。
虽然在竞技场中已经对五十人以下的队伍有丰富的排兵布阵的经验,但训练一名合格的兵士,魏安还需要摸索。
思来想去,还是用后世的训练之法,从训练列队,喊口号,踢正步开始。
这是从后世李末军训中、电视里、影视题材里学的。
没直接练兵器拳脚而是先训练服从性,便是魏安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竞技场用过如臂指使的队伍,在现实中下令后的执行力大打折扣,使得魏安对服从性有异常深刻的理解。
对比个人能力强但执行力差的队伍,魏安宁愿用执行力强个人能力稍弱的队伍。
确定好训练之法,便召集奴仆开始训练。
一样米养百样人,想要将思想灌输给他人,确实非常难。
如同当初李末大学参加军训时队伍里花样百出,这群奴仆聪慧不一,更是如此。
不过后人总结的训练方式确实简单、实用、高效。
在奴仆们经历初期的不适后,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大部分奴仆终于也有模有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