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孙策准备开喷

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1670 字 7个月前

在他的见解中,风闻奏事不是妄言妄语,因此自上任以来,除了发表一些政务相关的见解外,尚未对一位臣子提出过正式的弹劾。

有的臣子就觉得公孙策锐气尽失,有的倒也赞许他没有因为年轻气盛贸然出头,却不知这位根本不管外界议论,只是我行我素罢了。

此时书刊报状,一份份不断阅览,从右侧的未读,移向左侧的已读,尚未到午时,一天的活就干完了。

公孙策记录下了今日所见的小结,也不在工位前发呆,他放衙后可是会找案子解闷的,时间宝贵,将书信取了出来。

察院工作之余,他会读信写信。

比如各地同科寄来的信件,自从得知他成为监察御史里行后,同科的信件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又比如地方上的某位黑炭,双方交流平稳如初,从来没断过,也未因他的官职变化发生任何改变。

“包黑子居然也会结交江湖人士?还称其为侠士?”

此时看了最新的信件,公孙策眉头扬起,不禁啧啧称奇起来。

尤其是脑海中浮现出严肃刻板的包拯,与放荡不羁的江湖人站在一起,怎么想怎么别扭。

正提起笔,准备给包拯写回信,一位吏员匆匆走入,来到桌案边,行礼后禀告:“公孙御史,西平王请罪的文书,入京了!”

“嗯?”

公孙策悠闲的姿态瞬间消失,眼神锐利起来:“去仔细探明情况!”

“是!”

吏员离去,不出一個时辰,又折返回来,给予了更加详细的描述:“西平王李德明一连三封请罪文书,连带着比往年翻倍的贡品,已经入朝!”

公孙策冷冷地道:“请罪书上,可曾提到了李贼元昊,在中京城内行刺我朝使臣?”

汴京对于使团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无论是起初夏人使臣居住在四方馆内,正使狄进居于燕京表示不满,还是后来入四方馆主院后,竟然又遭到了一次行刺,都让朝野上下忿忿不平。

只是最新的进展还没有传回来,而西夏那边显然也在行动。

吏员道:“文书中写明了,如李元昊真敢以下犯上,定废其世子之位,以表恭顺!”

“欲废?那就是还说不准废不废了?”

公孙策眼中厉芒闪动:“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李德明果然能屈能伸,每每认罪,却是根本不改啊!”

不少羌民部落的首领都是这样,不重信誉,能屈能伸,要里子不要面子,但如李德明这种知错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锤百炼的,还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