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包拯和公孙策的助攻

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2836 字 2个月前

“不过你新入审刑院,我虽是御史,在朝堂上却无夏相公那般党羽众多,直接抗衡肯定是办不到的……”

“我们要将这件事促成,予以前方战事最大的支持,就得另辟蹊径,伱有好法子没有?”

公孙策说到这里,黢黑官员终于抬起头,提笔在手中的册子上圈了圈,递了过来:“给!”

“夏府的珍宝?弥勒教的赃物?”

公孙策接过,目光飞速扫视了一遍,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你個包黑子,是早有准备啊,你近来就在忙这起案子?”

黢黑官员自是包拯,又从旁边高高摞起的案卷里,准确地抽出五份,在桌上一字排开:“江南巨富崔致庸死后,他府上的珍宝多有逸散,似是趁乱被哄抢,实则被‘组织’里面的称号成员‘谷盈’卖出。”

“‘组织’内掌管财权的原是‘白圭’,此人是元老级成员,据传十二年前过世,死前安排了传人‘谷盈’,此后‘组织’的钱财表面上是‘长春’在供,背后控制者却是‘谷盈’!”

“‘谷盈’喜欢通过珍宝的出售流通,结识权贵富户,而这些财物在各地辗转后,不少流入京师,而恰好夏相公喜欢收集古物珍奇,双方便搭上了线。”

“我入审刑院后,将这些年间相关的案件整理出来,如今有五件是州县官府记录在案,完全能对上……”

公孙策有些遗憾:“弥勒教的‘世尊’遁逃,‘谷盈’自尽,实在可惜了,若是能拿到其中一个,‘组织’在东南的人手,就被你连根拔起了!”

“不是被我……”

包拯纠正道:“单我一人之功,绝无法应付‘组织’,是得州县上下官吏之力,和江湖义士之助!”

换成以前,公孙策会嗤之以鼻,那些地方官吏的德行,他还不知道么,但近来吏治风气确有改变,尤其是《洗冤集录》下发各州县后,断案的流程规范化了许多,完全不出冤案是不可能的,却再也不像以前那般稀里糊涂了。

而且此番江湖义士,确实相助良多,尤其是一路护送包拯入京的四位壮士,如今也在麾下听命,公孙策对他们印象颇佳,改变了说辞:“不错,确是大家之功,现在赃物这条线,能牵扯出弥勒教么?”

包拯点头:“能。”

“那就好啊!”

公孙策抚掌笑道:“夏相公是不会与弥勒教有来往的,犯不着!但他蓄养歌姬门客,府上鱼龙混杂,江湖子往来,这群人是否与那些秘密宗教有更深入的瓜葛,就说不清楚了,一旦此事爆出,御史台定要弹劾他!”

但凡与弥勒教沾边,都是不小的罪过,哪怕夏竦没有直接参与,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也逃不开,而对于身居高位的宰执,这种罪名其实相当严重。

公孙策想到这里,愈发佩服起来:“希仁,看不出来啊,你也会这些手段了!”

“此案是仕林起的头,我得了提醒,才将之彻查下去!”

包拯没有居功:“他去河东前,就将这起案子查了一半,夏相公那时去了秦风路,此案即便上报,开封府衙也不会受理,不得不搁置下来……”

“是啊,一位宰执自请镇守边地,没有在背后查得他家中不宁的道理!别说是一贯明了朝堂大局的仕林,即便换成现在的我,也要将案子压一压的!”

公孙策说到这里,语气里不免有些唏嘘:“你我都变了啊……”

当年未科举之前,他们查案哪会考虑这些,只立志于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狱,后来才渐渐发现,现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更向某位看齐,愈发注重起破案的手段来。

这不是妥协,而是更好的还原案情,令真相大白于世间!

但终究不如初心那般纯粹了……

相比起公孙策回忆往昔的纯洁,包拯面无表情,并无任何情绪波动,又重新投入到枯燥的案卷中。

公孙策回过神来,眼见这位专注的神态,眉头一扬:“希仁,你是不是还在追查‘组织’在京师的人手?”

包拯点头:“是。”

公孙策凑到面前,带着几分讨好:“跟我说说呗,自从当了御史后,我还没查过几场大案呢,你别一个人忙活啊!”

“不是不想让明远你帮我,我还没有确切的头绪……”

包拯眼见这位的表情,就知道完全不透露的话,自己接下来可别想睡好觉了,便接着道:“‘谷盈’眼见走投无路,自尽之前,对我说了一番真假难辨的话……”

公孙策急了:“什么话?你一口气说完啊!”

包拯不急不慢地道:“‘谷盈’说‘白圭’未死,而是受‘司命’所托,去完成人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任务!”

“‘组织’的称号人员,临死前跟你说这些,必定是心怀叵测,不过也不能完全不信,如果‘白圭’还活着,那确实非同小可!”

公孙策琢磨了一下,郑重起来:“此人是‘组织’的元老之一,崔致庸的财富都是他稍加点拨,培养出来的,如此人物甘愿假死,隐姓埋名,‘司命’会予他什么重托呢?”

“不知。”

包拯摇了摇头,继续埋首案牍:“查!”

公孙策则神采飞扬起来:“如果‘白圭’真的未死,一个曾经富甲江南的‘组织’高层,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于世人眼前呢?哈!‘谷盈’的遗言,‘司命’的重托,这案子当真有趣,我先去安排弥勒教赃物的事情,回来跟你一起深查下去!”

……

“主君~你终于回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