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周明等礼部官员都忙疯了,开始议定各项礼仪程序,一群人讨论了许多,发现无论怎么简化,都有些逾制。大梁的制度,后宫的妃位,是不能有自己独立的陵墓的,只能葬在皇帝陵墓的周围,算是陪葬。李如嫣更是惨,连大梁皇家陵园都没进去,直接被葬在了长安西北的秋风垣。
“就按照皇太后的规制办理吧。大王圣明天纵,人神共知”张元最后拍板了。张元是从一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尚书,更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所以他的话,还是很有的说服力的。
吴晋、曾泰等人也纷纷附和,“正该如此”
张元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杨竞和皇帝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至少在辽藩,在制度上已经有很多部分逾制了。李如嫣是杨竞的母亲,按照皇帝的母亲规制下葬没什么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张元是前秦的状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对前秦的感情很深。张元投靠杨竞的理由有很多,但杨竞是李如嫣的儿子,是前秦皇族的唯一血脉,绝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张元等人就按照这个意思给杨竞上了折子,杨竞的批复也很简单,“孤年幼,一切礼仪诸事全仰赖众卿”,这就是同意的意思。
三天停灵完毕,杨竞、杨秀宁带着辽藩文武众臣,护送李如嫣的棺椁到了襄平城东北方向60里的寿山,寿山是千华山的余脉,有大小山峰9座,长20余里,宽3里,衍水就寿山山前流过。寿山的主峰已经被杨竞下令改名为万寿山,万寿山高33丈,钱峰在万寿山的三分之一处,开凿了李如嫣的陵寝的墓室。
墓室长9丈,宽3丈,高2丈半,整个墓室开凿后,地面和左、右、后墙壁全部用花岗岩铺就,穹顶是青砖加石板。两侧设置好3尺深的排水沟。李如嫣的棺椁就放在墓室中间的金床上。金床的四个角,放置了四个侍女人俑,真人大小,塑造的是栩栩如生。金床正前方一丈处,设置一个供台,上面摆放了钱峰让人精心烧制的一套祭器:香炉1个、烛台2个、花觚2个.金床后是一个屏风,屏风前也有一个石桌,上面放着杨竞追封李如嫣为辽王太后的金册和金印。
金床两侧,是四张石质的案子,上面放了八口箱子,是杨竞放的随葬品。其中金条一箱、银元一箱、金银首饰一箱、丝绸布匹一箱、书籍一箱、玉器古玩一箱、粮食一箱和药材一箱。这些随葬品价值高达8万银元。
棺椁安置已完、所有随葬品摆放妥当,在王珧等女眷的哭声中,封闭了墓室。随即杨竞等人又来到享殿,祭祀了一番。孝陵卫的100名守陵士兵,20名太监、20名宫女则长驻孝陵,负责每日上香,四时祭奠;孝陵附近的守陵村300户居民也迁徙完毕了,杨竞下令每户每人分田10亩,且终身不用纳税。杨竞见安排妥当,才带着文武官员离开了孝陵。
回到王府的杨竞,休息了三天,在杨竞的授意下,神策军剿灭望海县、李如嫣如期下葬的消息也传遍了辽藩4郡,辽藩汹涌的民意才平复下来。杨竞也休息好了,在承运殿开始处理政事。
“孤剿了望海县,朝廷那边是什么反应?”杨竞处理政事的第一件事,就是研判朝廷的动向。
“回殿下,朝廷采取的措施明面是两条,暗地里是两条”大理寺正卿,兼军情司主事的江水出班了,“明面上的两条,一是重建蓟州镇,从流民中招募2万人补充到蓟州镇中,蓟州镇恢复3万人的编制;二是在望海县原址新建望海县,对外宣称望海县的居民自愿为王太后殉葬,朝廷下旨褒奖并建立旌节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