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出兵争论(一)

支持出兵援救襄阳的包括总理余柱、唐顺、杨秀才在内的政府高层,军方代表则有曹轩、石中树等军方高层。他们出兵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当前的局面颇似东汉末年“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蒙军辖区横跨万里,兵将武德充沛,且自古以来皆是北方压制南方;临安政权虽然腐败,已是人心尽失,宋军也战力孱弱,但治下人口众多物资丰富,血条厚又耐揍,可以充作霹雳军的肉盾。只有维持临安政权不倒,借以消耗蒙军,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抗蒙战争的胜利。参谋长曾勇也认为,汉中前往襄阳的道路不足千里,虽道路崎岖难行,但特种兵及山地轻装部队,仍可能克服困难增援襄阳前线。

董虎、昝万寿、张珏等人则认为应按兵不动,坐等宋蒙两军恶斗。董虎反对出兵襄阳,乃是从军事战术角度考虑。作为霹雳军特种部队的创始人和山地轻步兵的主官,他深知轻装步兵的优点是机动灵活,从汉中翻山越岭前往襄阳,道路虽然难以通过大军,但通过数千轻装步兵也是可行。但他更清楚轻装步兵的短板,即缺乏攻坚能力也缺乏持久作战能力。蒙军为了围死襄阳,采用了筑堡锁江战略,在襄阳城周边的山上构筑了大量的坚城利堡,又用木栅栏及铁链将流经襄阳的汉水及各条支流牢牢封堵。此去前路难行,别说不能携带火炮,即便要维持粮草运输也是极难。派出精锐轻步兵前去,不仅奈何不了蒙军的坚城利堡,反而会因粮草弹药耗尽,战力大减之下极易遭到蒙军反噬。霹雳军的战力强,但对弹药的依赖程度也很高,一旦缺乏弹药,手中的火枪便成了烧火棍。

昝万寿与张珏则是从政治角度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两人皆曾为宋军将官,深知临安朝廷的腐败与官场弊病。他们认为,霹雳军此时出兵实为吃力不讨好。据他们从临安故旧得到的消息,执掌中枢的奸相贾似道并非不知襄阳的危局,他将一封封冒死送到临安的救援信束之高阁,却整日在西湖游船上饮酒作乐,生活极其荒淫放荡,甚至还派人四处搜寻有姿色的僧尼道姑供其淫乐。不仅如此,贾似道还严令人谈论蒙军围攻襄阳之事,以粉饰太平。

忤逆贾似道意愿者,下场悲惨。有一次,皇帝赵禥偶然从一名宫女口中得知襄阳被蒙军围困日久,形势危殆,便询问了贾似道几句。深藏在深宫中寻欢作乐的赵禥虽然是低能儿,却也知道襄阳事关赵氏江山的安危。贾似道闻听此言心中暗怒,矢口否认襄阳有警,胡乱搪塞了皇帝之后,命人追查出了多嘴的宫女,并寻了借口将其缢死。有此前车之鉴,朝野上下更无人敢轻言襄阳之事。有少数良知官员和民间有识之士倒也不畏权势大声疾呼,却无奈于贾似道党羽遍布朝堂,以致言路堵塞。

除了主上昏庸权臣当道之外,也是因为临安朝廷派系林立相互争斗,前线的宋军将官不仅不同仇敌慨,甚至相互倾辄。襄阳危局肇始于吕文德收受蒙军贿赂,襄阳将领贪图互市贸易带来的钱财,同意蒙军以设置榷场名义扎下根来,更因宋军将领将个人名利置于国家之上。名将高达屡立战功并长期镇守襄阳,襄阳的防御体系便是其建立起来的,是率军援助襄阳的最佳人选。只不过襄阳守将吕文焕与高达素有矛盾,听闻朝廷有意派其前来,便谎报战功,声称大败蒙军,襄阳危局已经缓解,不必派兵前来。

随着襄阳危局的日益加重,时任京湖制置使的李庭芝受命援助襄阳,其麾下有总领禁军的副都指挥使范文虎。范文虎乃吕文德的女婿,是志大才疏又嫉贤妒能之辈,他生怕李庭芝立下大功挡了他的升迁之路,故不仅对出兵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时时阻挠大军行动,不仅贻误了战机,更是在战事中率先逃跑,使得李庭芝孤军奋战,最终在蒙军围攻中大败而回。更令宋军将士气愤的是,此战后范文虎并未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因出兵之功,官阶转进了一级,皆因其为贾似道之心腹,颇为其重用。有小道消息称,范文虎此番故意对李庭芝制肘,乃是贾似道授意。

曾浸淫临安官场的昝万寿张钰二人深知,即便霹雳军出兵襄阳得到临安朝廷的许可,甚至是临安朝廷请求霹雳军出兵,也万万去不得。如果霹雳军此时出兵襄阳,不仅不会得到宋军的支持,还必然会被制肘为难,甚至会遭到来自后背的袭击。说起来,宋军不仅派系林立,不少军将本就是招安的啸聚山林的土匪,他们为了财物连自己的友军都会袭击。霹雳军士兵的先进装备,对于这些兵痞来说无异是巨大的金矿,如果能夺了过来作为投降蒙军的投名状,升官发财是少不了的。更何况,临安政权之中不少人仇恨霹雳军,偷袭霹雳军甚至会得到不少朝堂大佬的暗中支持。

在千里之外建昌府的段实,听闻此场争论,也给欧阳轩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虽然他非霹雳军核心高层,又地处偏僻的建昌府,掌握的信息远不如其他高层,但不得不说的是作为大理皇族的后裔,段实看问题的眼光十分高远,格局和视野都超过霹雳军的许多高层。在他看来,以上争论都着眼于操作层面的问题,而非核心根本和长远问题。段实认为,霹雳军的崛起乃是大势所趋,绝非三国争霸,一统中原这么简单,而是要建立一个“民族、民权、民生”的新政权,这不仅是改朝换代,而是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段实也不同意出兵援助襄阳。在他看来,要建立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荡涤一切旧有的、顽固的势力,而腐朽没落的临安政权正是这样的代表,它已经与蒙古政权一样,成为套在各族百姓身上的枷锁。虽然赵氏政权乃是从孤儿寡母中夺取,本身就得位不正,但毕竟统治了近三百年,已被民众奉为正朔。段实知道,欧阳轩不愿与赵氏政权交战,一方面是不愿兄弟阋墙,民族之间骨肉相残,另一方面也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争取人心。既然如此,不如静观襄阳战事发展,如果武德充沛的蒙古人由此一鼓动而下,灭了临安政权更好。

就在欧阳轩接见何老二等特战士兵之时,霹雳军高层内部掀起了一场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出兵,援助被蒙古大军重重包围,已陷入绝境的襄阳和樊城。就在前几日,欧阳轩已分别得到“火狐”、总参情报人员及商业系统传来的消息,称襄阳前线越发危急,蒙古大军已击破樊城外廓,樊城必不可久守。樊城与襄阳为唇齿关系,樊城一失则襄阳孤木难撑。如若宋军失守襄阳,必将导致整个防御体系的崩溃,蒙军也将按照刘整向忽必烈所建言的那样“浮汉入江,直下临安”,即由汉水进入长江,绕开重兵布防的两淮战场,直捣中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刘整已为蒙军编练了水手七万,战船五千余艘的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