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汝破碎的身影在青色火雨中聚散无常,每一粒光尘都折射着孔雀明王焰独有的妖异。
这种诞生于南疆的火焰能在焚烧时绽放孔雀尾翎般的瑰丽纹路,此刻却连他飘飞的发梢都未能燎焦。
"不接近你,怎么能够取胜呢?"
最后一个音节落地时,他恰好停在了赫连昭禹身前十米处。
这个距离恰到好处,既能够让赫连昭禹投鼠忌器,又能够保持自身的安全。
“哦?那你不妨再试着靠近些。”赫连昭禹神色淡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他缓缓伸出手,修长的手指轻轻拈起一枚孔雀翎,靛青色的羽毛低落的火焰在地面上缓缓流淌。
那孔雀翎在他掌心之中,犹如一件稀世珍宝,被他漫不经心地把玩着,羽毛上闪烁的绚丽光芒,与周围紧张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赫连昭禹十分放松,可张玉汝却不能够如此。
张玉汝以一种极为审慎的姿态,细细扫视着赫连昭禹的四周。
他那混沌色的瞳孔泛起涡流,视野之中顿时浮现七重嵌套的杀阵。
果不其然,在赫连昭禹的周身,已然布满了层层陷阱。
那些陷阱隐匿在空气之中,看似无形,实则凶险万分,犹如蛰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准备对踏入其中的猎物发动致命一击。
只需张玉汝贸然进入那片危险区域,陷阱便会瞬间触发,爆发出令人胆寒的威力。
“怎么,你不是信誓旦旦说要过来吗?如今看到这些陷阱,就心生怯意了?”赫连昭禹一脸坦然,对于那些陷阱的存在,没有丝毫的掩饰之意。
在他看来,这一切没有什么可隐藏的。
只要张玉汝不顾一切地走到与他足够近的距离,等待张玉汝的,必将是那如天罗地网般的层层陷阱,瞬间便能将其吞噬。
而倘若张玉汝因忌惮陷阱而不敢靠近,赫连昭禹手中的孔雀翎也绝不会闲着,定会如夺命暗器般朝着张玉汝呼啸而去。
当下,两人实力差距显著,赫连昭禹占据着绝对的上风。
正因如此,他根本无需过多思考。
此刻的他,就如同这场生死较量中的出题人,悠哉游哉地抛出一道道难题,而焦头烂额、苦苦思索解题之法的,则是对面的张玉汝。
那么,在已然洞悉前方布满陷阱的情况下,张玉汝究竟要不要更进一步,贴近赫连昭禹呢?
这着实是一个棘手且亟待抉择的问题。
人性之中,大多潜藏着懒惰的因子,贪图安逸、厌恶劳作,幻想着无需付出便能坐享荣华富贵。
可倘若生来并未拥有这般优渥的条件,那便只能在后天的漫漫人生路上,付诸努力、大胆尝试。
在这艰难的奋斗征程中,有一部分人凭借不懈奋斗,逐步收获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
然而,当目标达成,那份潜藏的惰性便会如幽灵般悄然回归。
此处所言的惰性,并非单指身体上的怠惰、不愿做事,而是指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构筑起了一个舒适圈。
在这个专属的舒适圈内,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惬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他能够得心应手的应对种种问题。
正因如此,一旦陷入其中,便极难再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与勇气,去打破这看似美好的桎梏,跳出舒适圈。
其实,从大众的角度来看,这并无不妥之处。
毕竟,多数人穷其一生,不过是为了谋求生存。
当生存需求得以满足后,是否要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纯粹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实在无可厚非,也无需他人置喙。
然而,对于能力者而言,尤其是那些已然寻觅到自身“道”的能力者,情况却截然不同。
安于舒适圈,固然是一种稳妥、保险的选择,可求道之路,恰似逆水行舟,不奋勇向前,便只能节节败退。
一旦停滞不前,原地踏步,便会如离弦之箭偏离靶心,与自己苦苦追寻的“道”渐行渐远。
如果张玉汝愿意的话,他与赫连昭禹之间这场的战斗,或许能迎来一个相对体面的落幕。
凭借他对自身现有能力特点的熟练运用,张玉汝足以与赫连昭禹周旋、僵持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