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章支持:“学医好。虽然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云逢很高兴,认真的和大家解释道:“元宝不懂医。”
云章点头,她学到现在也没怎么懂。
过琼枝无语。元宝不是不懂,而是另一种懂。对于唯一的儿子要学医她一点都不急。元宝学医的时候,其实家里大家跟着看了不少书,或许没认真,但也是一种基础。或许云逢认真了。
过琼枝记得元宝说过,小孩多接触接触,看看自己天赋、爱好是什么,这样能选到更合适的方向。而不一定朝着那些去。就算是普通人家,爹是木匠,儿子也可以选择石匠。子承父业固然好,但做自己喜欢的,能做得更好。
云逢说道:“元宝的东西不适合人多,也不能把元宝累着。我对医、对人挺有兴趣的,也对假公主说的那些有兴趣。还有各种药材,能炼丹。”
云章说道:“小孩子对什么都有兴趣,你是想都搞?”
云逢笑道:“选好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搞不完那更好。我打算从医开始,不仅有传统的医,还有巫医,洋医。等这个搞的差不多,再把药搞起来。”
老爷子点头,既然孙子有规划了,那就做吧。反正医学的好,不愁吃。
云逢修炼出神识,那对学医更有帮助。或许不适合一般人,真正搞研究的都不适合一般人,只要有成果。至少能帮元宝分担一些。
云章感谢二哥。这也算继承了她一部分。
云章问道:“二哥的事业定下来,那另一半呢?”
云逢一个大小伙子,红着脸说道:“要是李家姑娘愿意,那就定下,要不然我打算先学五年。”
云逢大舅急着说道:“要赶紧定了!今年十八,定下来到成亲差不多就二十了,能拿到赏银。成亲也不耽误你学医。那些读书的照样成亲。”
大舅就不支持太晚成亲,他儿子成亲早,小女儿是被她娘宠的,要不然都该定下了。
宗氏不爽的说道:“嫁给读书人,他在外边读书,女儿在家累死累活,和没嫁有什么区别?指望将来?谁知道将来是个什么情形?没准将来升官发财死老婆了。我宁愿我女儿普普通通过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