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老罗,您希望我能留在救护中心。实际上这两者并不冲突。教授,就像您以前说过的,在我目前这个阶段,留在救护中心更为合适。”
听到这话,老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毕竟留人总是好事。然而与此同时,波恩教授的眉头却微微皱起,正要开口说话时,却听见小叶继续说道:“当然,我也明白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必须尽快推广开来。断指再植虽然是个外科手术,但它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这一点与临时救护中心的工作非常契合。”
说到这儿,小叶稍稍停顿,“因此,两个科室合作推广,一定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各位意下如何?”
听完这话,卡贝德和老格林眉宇紧锁却没出声,老罗摊了摊手没有反对。济合大外科在全球都颇有声望,如果能同临时救护中心一起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无疑会提升后者的声誉与影响力。
而另一位主角波恩教授,则始终蹙着眉——他是出了名的好强,不仅在手术台上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般风格。其实凭着他在济合的地位,以及他是小叶学校老师的资历,若是执意争取,老罗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正当众人以为波恩教授要拒绝时,他的目光从头到尾扫视了小叶一遍,最后居然同意了。
这样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卡贝德和老格林也松了一口气。前者开始畅想着欧洲与美洲各大医院得知消息后的反应。会议室里紧张的气息也随之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如何推广这项技术。不出半小时竟然形成了一个颇为可行的方案。
讨论结束,卡贝德和波恩教授一行离开之际,老格林有意落在最后。等波恩走得够远了,才回头对老罗和小叶说:“别怪波恩,他对你的研究成果并没恶意。”
老格林叹了一口气,“当年波恩的女儿露西,在一次玩耍过程中被工厂机器绞断了手指,他无力挽救。最后露西去世了,这才使得正值事业巅峰的波恩选择来到华国。对他而言,只想让这项能够救人命的技术早日发扬光大而已。”
剩下几个人静坐于会议室里沉默无语。片刻之后,老罗猛然起身,满脸羞愧地说:“我要去给波恩赔不是。”说完匆匆往波恩教授方向追赶而去。
小叶和老格林对望一眼,彼此眼中都露出了笑容。
随后几天,《周六邮报》的消息持续发酵。由上海开始蔓延至杭州、苏州乃至金陵等地。不止是国内报纸上频频出现了周六邮报和小叶的名字。国际上也迅速得到了这个信息;英国、美国甚至德国、瑞士等地随着一份份电报传遍开来。一九三三年还没有长途电话服务,因此近几日附近电报站的孩子们都快被叫得喘不过气来了。
那些距离较近的上海医院占尽地理优势,提前联系希望能现场观摩下一次手术。但寻找适合实施此手术病人的过程并不简单,要么找不到合适人选要么担心治疗成本过高。于是沪城医疗界众人都眼巴巴盯着各个厂区聚集的地方,生怕错过任何可以进行善行的机会...
“叶医生,这药真的好难喝啊,而且颗粒这么大,每次咽下去都卡在喉咙。”小莉莎捧着手里的黑色药丸,满脸委屈。
济合医院虽然初步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所有入院患者的用药均需处方登记归档。且像小叶自行配制的草药按常理是绝不能直接给病人用,特别是它还与西医体系完全不同。
可是小叶坚持如此做法。
在医疗纠纷尚未那么频繁的一九三三年代背景下,“坚持”二字从小叶口中说出已然拥有了相当分量的力量足以促使某些僵化的规矩稍做灵活调整...
叶大夫眉头紧锁,望着小莉莎手中那乌黑的药丸。那天瞿老爷子的徒弟来送药丸时,一脸苦相地说他们已经尽了全力把药丸做小了,可药师们还有其他事务繁忙,原本一颗药丸,硬生生地分成了五六颗。
不过,即使他们嘴上抱怨着,心里却还是高兴的。看到自家熬制的草药得到叶一柏的认可,他们感到非常欣慰。
“不然这样吧,我让护士拿刀给你切一切?”叶一柏温和地说道。
小莉莎闻言,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抬眼望向叶一柏:“叶医生,难道你听不出我在撒娇吗?这么直愣愣的人将来怎么娶到媳妇呢。”
“行行行,如果你将来真找不到媳妇,我勉强凑合一下好了。”小莉莎说着,仿佛是要赴刑场一般深吸一口气,把手中的药丸丢进了嘴里。
病房里顿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声,随同查房的医护人员和早已坐在轮椅上的托马斯先生都大笑着,几天来的阴霾瞬间烟消云散。
叶医生温和地微笑着,接过乔娜递过来的记录本,仔细看了看小莉莎这几天的身体数据。“再观察两天,若无大碍,下周一就可以安排植皮手术了。”
小莉莎听了这话,激动地欢呼起来。“爸爸,您听见了吗?我可以做植皮手术了!等我术后恢复好,不会那么吓人的时候,我能见到妈妈了吧?耶耶耶!”
叶一柏正翻着记录本的手停顿了一下,随即笑道:“不要做那么夸张的表情,脸上有创口的,待会儿要是疼得厉害,别哭着要止痛药啊。”
小莉莎轻轻地吐了吐舌头,安安静静地不再出声。叶一柏冲托马斯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下一个病房。经过护士站时,他碰见了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的威尔逊法官一家。
威尔逊先生……额,明显比入院时瘦了一圈,三下巴变成了双下巴,腰也细了许多,估计两根束腰带绑在一起就能围住。
波恩教授闻言,看了小叶一眼,神色明显缓和了不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小叶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