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九十九泉的来信

且隋 玄武季 2927 字 2个月前

一时之间,东突厥大草原上又开始混乱起来,并且这趋势越来越变得糟糕。

这时候,突厥大部人马被都拔可汗调往大隋作战,正式内部空虚的时候。

可敦义成公主虽然具有临时行政大权,但问题是她是无法直接调动留守的虎师、豹师和鹰师的。

各部落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一一告败。

面对如此危局,她立即派出信使,赶往大隋突厥边境告知都拔汗情况,让其火速回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她还不知道都拔已经对广皇帝动手了,而且要马上得手!

都拔,成功地封锁了关于自己的所有信息和意图。

这下,太好了,基本不用杀虎冒死去求援了!

义成公主现在都是自身难保的状态!

而突厥的大乱,已然成为推动都拔回师的最真实最有力的理由!

但是,阿布却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让这消息缓上那么几日,再到达都拔汗的手中,岂不是更好?

那样,就可以为重影大军横扫突厥境内,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有利条件!

此外,如果在都拔着急回师的路上,寻机给他一下,岂不是越大皆大欢喜?!

……

阿布心中,开始快速的谋划!

北路大军统帅吐万绪和马邑郡令王仁恭在马邑城紧急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部署。

鱼俱罗、杨子灿、李靖、沈光、王辨等一干将领,俱都参加。

最后商定,放走突厥使者,让其顺利将信息尽快传递给远在雁门郡的都拔。

其次,北路军分出一部,与王仁恭手上的府军配合,对盘踞在马邑郡的突厥余部进行继续打击;另一大部,火速南下,驰援雁门城。

但是,阿布做为骁果卫大将军,却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说五六万大军赶回去,并不能对雁门郡的突厥人造成什么样子的伤害,反而有可能被游战于野的突厥大军吃掉。

突厥人,看似围着雁门城等猛攻,但也不无围点打援的毒计,要防此手!

不如分出兵力,北进突厥腹地!

趁着突厥四起内乱之机,直捣黄龙,让都拔无家可归!

这个主意,受到鱼俱罗和李靖的支持,但是王仁恭和吐万绪不甚赞成。

因为是否北出击突厥,必须要接到皇帝的诏令才行。

并且,五六万人进入突厥腹地,后勤补给等,都还是个大问题!

见大家意见不统一,阿布提议火速派人赶往雁门,与雁门城内的皇帝取得联系。

赶在都拔可汗知道消息前,将北路军军前会议的情况汇报给皇帝。

同不同意北进突厥,以及想办法在路上给都拔一下子,全听广皇帝的定夺。

至于驰援大军,还是照样发出。

但马邑郡,要在与境内残存的突厥部队清扫作战的同时,为可能的北上大军做好粮草、武器、药材、冬装等的准备。

有备无患!

这一提议,倒是立刻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

于是,由李靖草拟了北上作战和伏击都拔的设想方略,杨子灿草拟了北路军战情报告、突厥内乱的奏疏。

然后,着人誉写后众人签字画押,由杀虎亲自负责发往雁门郡。

北路大军最后拼拼凑凑,留给王仁恭、李靖两万五千余人,里面主要是陈棱的辽东府军、吐万绪的左屯卫府军。

当然,北路大军的战争成果——四万余突厥虎师、豹师俘虏,以及鼠雀谷中近六千妇孺、辎重、掠夺的如山财物,一并留给了王仁恭。

南下的主力,主要是四万多骁果卫残军——精兵,还有左屯卫的两万余府军——精兵。

北军变为南下军,火速开拔!

行军途中,阿布发出了无数道私人命令。

灰五、灰六、胡图鲁等悉数被派了出去,就连形影不离的白青,也带着密信飞往粟末地杨柳湖。

侥幸逃脱的突厥信使,跌跌撞撞地骑着抢来的战马,连夜直奔雁门郡。

但是,在他们在靠近雁门郡外长城不远的地方,竟然被一伙山贼全部给劫持了!

不仅身上御寒的衣服、鞋子被抢走了,而且整日里还让他们在群山密林里苦行、砍木头。

手脚稍微一迟缓,身上就会落下沉重的咬肉皮鞭。

疼!

吃的饭,全是喂马的豆子,渴了也只能是山谷里的溪水。

苦!

心情不好,加上豆子、凉水又全是胀气的东西。

气!

几天下来,这帮突厥勇士们,裸着身子,整日里臭屁放得震天响。

这一特性,倒是省了山贼们好多仔细监视他们的精力。

为啥?

因为这些人自带报警装置啊!

走一步,响三响。

突厥信使也不想吃这个,可是除了这个就再也没啥东西可吃。

凶恶的山贼,还要监督着众人,一人大半碗,全就着凉水当面吃完。

否则,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鞭子。

信使们欲哭无泪,可又毫无办法,只得乖乖地一口豆子一口凉水。

几顿下来,那肚子鼓鼓胀胀,苦不堪言。

实在是止不住要大放警铃啊!

相比而言,当初第一次抓住自己的大隋军兵,对自己实在是好了太多!

在那儿,不仅按时能吃上热饭热汤,而且说话时还客客气气。

毕竟在这以前好些年,大隋和突厥的关系,真的还算不错!

虽然磕磕绊绊,但总归能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