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吾身进退无所向

赵大登基以后,老赵家把汴京经营得不错,繁华程度也不逊于李二的长安,流传后世的《清明上河图》便是最好的佐证。

这样的都市,慕名而来的,绝对是数不胜数。更何况,老韩还喊出了句“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赵宋治下的士子,对汴京城自然也是趋之若鹜。

政和二年,受官家委托,李孝寿出任开封府尹。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坐镇开封府后,李孝寿就迫不及待的推行起了自己的大棒政策。哪怕是自己手中没有八贤王的金锏,但在李孝寿的眼里,汴京城里龙蛇混杂,不强硬些,恐怕难以为继。

再说,自己能出任,又得到了官家的首肯,虽然不是天子门生,但背靠官家,谁又能和自己说个不字呢?

在李孝寿入驻开封府后不久,一位从他老家濮州来的书生来到了京师。在见过李府尹之后,暂时寄居在了汴河边的一家民宿里。

但是,也不晓得这位老弟是水土不服还是怎么的,在李府尹接见过他之后没几天,竟然毫无征兆的病倒了。

而且,这书生的病症还很蹊跷。倒床之后,便一连好几天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茶水都进不了。

说会挂掉吧,但他鼻子下的呼吸却悠长的很;说是没事吧,可即便是把锣鼓拿到他的耳朵边敲,也看不到他有任何的反应,感觉整整就是一个活死人。

这可把民宿老板吓得个半死。自家的民宿,在汴京城里也是排的上号的。现在,这书生半死不活的躺在家里,这叫什么事儿呢?

也不知道这家伙会不会好起来,可万一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对了,他那天来的时候不是府尹着人送过来的嘛?

先把这事儿往开封府报报,备个案,免得万一这家伙是府尹的亲戚,出了事自己可担待不起。自家的这个店,还有一大帮人要养活呢!

接到民宿老板的禀报,开封府的衙役们也觉得稀奇,这样的病症,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回想着这书生府尹大人还单独接见过,衙役们也不敢大意,赶紧把这事报告给了李孝寿。

和衙役们的感觉差不多,李孝寿听说这事之后,也觉得很稀奇,想着书生又是老家的来人,于是就让衙役寻了个医官去瞧瞧。

看着开封府的衙役领着个医官进门,专程给那书生诊治,民宿老板心里一咯噔,幸好自己想得远,这书生还真是府尹老爷的亲戚啊?

可是,在医官望闻问切一番之后,留给民宿老板的话,也只有一句:“脉象稳定,悉心照料过些时日自会醒来”,然后就飘飘然走了。

听到医官给自己交代的话,弄得民宿老板有些欲哭无泪了。这书生茶水都进不了,怎么悉心照料?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书生凶多吉少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在医官走后的第三天,昏睡多日的书生突然醒过来了。而且,醒过来的书生,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府尹大人可安好?”

听到伺候书生的店小二带来书生苏醒的消息,坐在柜台后面打着算盘的民宿老板顿时大喜,自己押对宝了。

这书生看来真是府尹大人的亲戚,不然,他苏醒之后,怎么第一句话就是问府尹老爷呢?

存着这样的心思,民宿老板赶紧起了身,去了书生的房间,笑嘻嘻地打着招呼。“相公,你可醒过来了,府尹大人都着人来过好几次了。”

“而且,府尹大人好着呢?外头人说,昨天晚上,府尹大人可是威猛得很呢……”

转头,民宿老板又呵斥店里的帮工,“你在这儿磨蹭什么,还不赶紧给相公端点汤来,又不是不知道这几日,相公可是滴水未进。”

不过,听着民宿老板的话,那书生的脸上却露出一丝古怪,自言自语道,“怎么可能?你们休要骗我。我可是清楚得很,府尹大人命不久矣!”

书生的话犹如一道炸雷炸在民宿老板的耳边。把民宿老板的脸一下子就炸白了。

我的个乖乖,这时,他也顾不上这书生和李府尹是不是亲戚了。赶紧上前一步捂住书生的嘴巴,“哎呀呀,我的相公呃,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

他一边焦急地叮嘱着书生,一边回头四下张望,生怕自己眼前这书生的说法给旁人听了去。

万一传到府尹老爷的耳朵里,这好好的,平白无故诅咒府尹老爷要挂掉,虽然主谋是这书生,可自己怕也会不死也要脱层皮。

然而,那位民宿老板心里也很好奇,自己先前还怀疑这位来京师求学的书生是府尹老爷的亲戚。但现在,这个念头却打消了,朝中有人好做官,谁会诅咒自己当官的亲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