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

我为神剑狂 守望天极 1994 字 5分钟前

在青岩派的崇山峻岭之间,云雾常年缭绕,古木参天,仙鹤于其间翩然飞舞。林帆一袭素袍,手持长剑,在断崖边的平地上刻苦修炼。他身姿矫健,剑招凌厉,可每一次收剑,心中却满是怅惘。修行多年,他虽在剑术与灵力的修炼上有所进步,却始终觉得离那真正的“道”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

一日,修炼完毕的林帆坐在断崖边,望着远方层峦叠嶂的山峰,不禁喃喃自语:“道,究竟是什么?我如此努力,为何还是触摸不到它的真谛?”这时,一位白发苍苍却面色红润如童子的老者,悄然无声地出现在他身旁。老者身着一袭灰袍,衣袂随风轻轻飘动,眼神中透着洞悉一切的深邃。

林帆一惊,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晚辈林帆,不知前辈驾临,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老者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而醇厚:“不必多礼,我见你在此苦苦思索,可是在追寻道的奥秘?”

林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急切地说道:“正是,前辈。晚辈修行已久,却始终不得要领,还望前辈能为我指点迷津。”

老者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云海,缓缓说道:“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你可曾听闻,道的传承,有着一段奇妙的渊源?”

林帆连忙摇头,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老者缓缓坐下,示意林帆也坐下,然后说道:“这道的传承,最初源于‘疑始’。那是一个混沌未开,却蕴含着无尽可能的源头。从‘疑始’传出,被‘参寥’所听闻。‘参寥’者,虚空高远,领悟到了道的一丝空灵之意。而后,‘玄冥’从‘参寥’那里听闻了道,‘玄冥’深邃幽远,又对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林帆听得入神,不禁问道:“前辈,那‘玄冥’之后呢?”

老者看了林帆一眼,继续说道:“‘玄冥’将道传给了‘于讴’。‘于讴’通过歌颂、咏唱,将道的感悟传递出去。在那或激昂、或悠扬的歌声中,道的韵味得以传播。‘于讴’又将道传给了‘需役’,‘需役’在日常的劳作与生活中,体悟道的存在,明白道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贯穿于世间万物的运行之中。”

林帆心中一动,若有所思。他想起自己平日里只专注于修炼法术与剑术,却很少从生活的点滴中去感悟。

老者接着说:“‘需役’之后是‘聂许’,‘聂许’以内心的感知去领会道,他能听到道在万物中的低语。‘聂许’将道传给了‘瞻明’,‘瞻明’目光敏锐,能够透过表象看到道的本质,他的智慧如同明亮的灯火,照亮了道的传承之路。”

林帆聚精会神地听着,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老者描述的那些人物形象,仿佛亲眼目睹了道的传承历程。

“‘瞻明’之后,便是‘洛诵之孙’,他通过反复诵读、记忆,将道的精髓铭记于心,并传于后人。而‘副墨之子’,则将道书写记录,让道的传承有了文字的载体,得以更广泛地流传。”老者说完,目光望向林帆,似乎在等待他的反应。

林帆沉思片刻,说道:“前辈,听您所言,这道的传承历经诸多人物,各有感悟。可对我来说,还是太过玄妙,我该如何才能踏上这道的追寻之路呢?”

老者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说道:“你既已心生向往,便是踏上了这道途。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去感知,去领悟。明日你便离开门派,去世间游历一番吧。”说罢,老者身形一闪,消失在云雾之中。

林帆回到自己的住处,一夜未眠。他思索着老者的话,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第二日清晨,他收拾好行囊,告别了同门师兄弟,踏上了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