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府创建者表示只要袁世凯支持满清退位,就推荐当他国府大统领。

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

新的国府成立,袁世凯担任了大统领,并对清廷许诺了一系列优待条件。

比如溥仪依旧可以暂住紫禁城,在这个城里,他们依旧可以玩他们皇帝那一套,比如他们自己依旧可以使用宣统的年号,还有这司那司的部门,他们这里面的人依旧可以按照他们的律条处理自己内部的人,等等。

当然,这仅限于在这个小皇城内,外面早已是新的天下。

自此,溥仪不再是清朝的皇帝,但依旧有人每天对着他三拜九叩,他们的吃穿用度依旧过得很奢侈,和之前的清朝皇帝也没啥两样。

就连那袁世凯,有时候都还会来跪拜溥仪,表示忠心。

隆裕太后还给溥仪请了很多的老师,学的呢?依旧是这经那经的,就是没有科学方面的。

其中,如王国维还为成为帝师而兴奋得不行!

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袁世凯还通电全国吊唁,降半旗。

但是到了1914年,一些人开始不满了,都已经退位了,还关起门来搞皇帝那一套,是什么意思?

于是,袁世凯顶不住压力,只得对溥仪这个微小朝廷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

比如必须使用国府的年号,和国府法律相冲突的规矩废除,不准再穿清朝的衣服制式等等。

1916年,袁世凯突然开始发癫了,不想再被称大统领,而想要被称为皇帝,意图恢复帝制,在一帮趋炎附势之徒的恭维下,他真以为他是深得民心。

于是,他称帝了!

但是,接下来,他就遭到了全华夏有志青年的讨伐,各路军阀也纷纷表示要北上干他。

就这样,袁世凯在惊惧之中,在当了81天的玩笑皇帝后,就病死了。

只可惜的是,当初国府创建者为了所谓的大局,选择了妥协,没有坚持斗争到底,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这么一搅合,华夏开始陷入了各路军阀混战的局面之中。

1917年6月14,张勋这个一直不肯剪掉辫子的满清遗臣,带着四千个辫子军冲进了北京城,又把12岁的溥仪弄到了龙椅上面,恢复了清朝的国号,还大封功臣。

7月12日,张勋就被打得躲进了荷兰的使馆里面,第二天,溥仪就宣布二次退位。

这搞笑的行为史称,张勋复辟!】

...

历朝历代,无数的皇帝此刻是沉默了,他们笑不起来,哪怕是明朝的皇帝们,看着天幕,也笑不出来。

因为天幕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