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们的军队已经准备就绪,但若要北上决战,必须速战速决。”
陈望微微挑眉,不置可否。这话虽然说得很对,但无疑是废话一句。
而顾同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当即道:
“我们拖不起,战局不允许我们再等下去。
日军的防线已经稳固,若再拖延,他们的补给、战线部署都会更加完善,到时候我们再想打,代价会成倍增加。”
“可问题在于——”
孔德翻开一份机密文件,沉声道:
“军需物资的筹备,最快也要半年后才能到位。这一仗事关重大,即便顺利,也得打个大半年,物资不足,根本无法确保战果。”
陈望眉头微蹙,半年时间,足以让战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就是国军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了,如果半年后再行动,等于给了日军充足的准备时间。
届时,数十万华夏军队,将不得不面对更加严峻的战场局势。
可如果提前行动,缺乏足够的物资储备,战事恐怕难以支撑下去。
而且,各部大军,现在也还没有准备好,无论是此时还在华东休整的中央军主力,还是地方军。
朱良微微侧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陈望,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问道:
“陈望,陈家在海外,还能通过私人途径,搞到西方的先进武器,对吧?”
此话一出,另外两人的目光也瞬间看向了陈望。
国府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武器,几乎都是各国淘汰的丐版装备,真正的先进武器,他们根本买不到。
而陈望不同,他此前通过陈家在海外的资源,已经为军队引入了不少先进设备。
若能再提供性能远超日军的战机、坦克、重型火炮,北伐的胜算,将大大提升!
陈望面不改色,语气不紧不慢道:
“坦克、战机、火炮……这些都能从私人途径,搞到一些,但需要时间。”
顾同紧紧盯着他,声音微微有些急迫:
“多少时间?”
“三个月。”
三个月!
朱良、顾同、孔德三人对视一眼,皆是精神一震。
远远早于他们预期的半年!
朱良当即下定决心,语气铿锵道:
“陈望,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那北伐的胜算,将大幅度提升!
陈家和海外华侨,就是我们华夏最大的功臣!”
顾同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道:
“只要装备到位,我们便可以在一开始的攻势中,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孔德皱了皱眉,理智地提醒道:
“但这样一来,我们的财政压力会更大。”
陈望微微一笑,语气淡然道:
“放心,引进这些先进武器的部分资金问题,陈家可以解决。”
三人闻言,皆不由得微微一愣,转念一想,陈家也确实是财大气粗。
既然战事已经提前敲定,那么下一步便是北伐战力的具体筹备了。
陈望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条件:
“若是此次北伐要成功,我要至少五十万装备精良的中央军,以及三十万地方军参战。”
顾同听到这个数字,眼皮跳了跳,确认道:
“五十万装备精良的中央军?还有三十万地方军?”